从王爷子弟 到社区守护神──谢水树

李伟文
font print 人气: 130
【字号】    
   标签: tags:


很难想像一个动画导演明明学的是电机工程,却神奇的在自家后院搭出近二十坪的树屋与悬空的自然观察步道;这么庞大的工程,都是他一钉、一锤自己盖的,所用的木料,也是捡拾附近小学兴建工程后所剩余的材料。

水树也发动社区里着大人、小孩一起在他家后院的小森林里,盖一个野鸟中途之家。这几年,也收容了大台北地区许多受伤的猛禽及大型鸟类,成了社区里最佳的生态教育的示范场所。

大年初一的半夜,送走最后一批访客,看看夜色还不错,就留在庭院听听天籁。忽然看见盘旋而上的山路另一头,有两个光点越来越近。原来是住在社区的谢水树伙伴号召成立的社区巡守队,正在守护着社区的安全。

王爷的子弟

水树是云林乡下人,小时候家里经济情况不好,父母亲就帮地方小庙看门,搭个简单房间卖香烛并顺便顾庙。因为家里没书桌、没桌灯,所以夏天时水树就在路灯下看书;冬天太冷了,就躲在神龛后面点着长明灯的小空间读书。就这样,每天与神明依偎着,亲戚都笑说他是王爷的子弟。

想不到这么克难的读书环境,居然让他考上建中,还差一点榜首。不过家人听说读五专可以早一点毕业赚钱,就要他读台北工专。

演什么像什么

水树在台北工专时无意中参加了美术社,开始学习素描。他的个性是一旦投入就非常专注,学了一阵子后,就跑到卡通动画公司打工赚学费。后来,当兵退伍后,卡通公司的朋友创业找他一起帮忙──想不到这么一画,就是二十几年。

后来,水树的太太看到他太投入工作,没日没夜,也几乎没有其他任何活动,就帮他报名了荒野的自然观察班。结训后,水树又接着上解说员训练课程,就这么开始了荒野的义工生涯。

大概小时候的乡村田野记忆,让水树重新回到大自然怀抱时,显得自在又快乐。他总是把所有自然万物当成自己的好朋友,每一次当义工带队解说时,他那充满爱的真挚感情,总是能够激起民众非常大的回响与感动。

野鸟中途之家

几年前,荒野保护协会应花园新城管委会之邀,水树带了几位义工协助“花虫季”的解说活动,从此就爱上了这个山中之城,也成为这个社区的住户。随后他也促成了荒野在此设置固定的义工小组,长期在这个山区做自然观察与环境守护的工作。

很难想像一个动画导演明明学的是电机工程,却神奇的在自家后院搭出近二十坪的树屋与悬空的自然观察步道;这么庞大的工程,都是他一钉、一锤自己盖的,所用的木料,也是捡拾附近小学兴建工程后所剩余的材料。
民国九十一年的暑假,社区里发现了有一窝蓝鹊正在筑巢,水树利用这个机会,自己搭建赏鸟围幕、生态看板,并购置各种摄影监测器材,透过观察记录及举办活动,让全社区民众共同关注,并参与这个温馨又令人兴奋的蓝鹊成长过程,也间接促成社区共识与向心力的凝聚。

从此之后,社区的朋友只要发现什么动物受伤,或捡到鸟,第一个动作就是连络水树来帮忙。其中,有不少伤鸟在救治后需要一段疗伤期,甚至,有些伤重的鸟即使康复也无法回到自然里自力求生……因此,急需伤鸟的复健中心以及安养中心。

于是,水树发动社区里的小朋友,每人捐出一百元、二百元的零用钱买材料,由他带领着大人、小孩一起在他家后院的小森林里,盖一个野鸟中途之家。这几年,也收容了大台北地区许多受伤的猛禽及大型鸟类,成了社区里最佳的生态教育的示范场所。

守护乡土的力量在社区扎根

最近这些年来,我深深觉得社区在现代社会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因为以家庭为单位太小,以城镇或国家却又太大,在其中民众无从着力。透过社区,可以让热情有理想的人足以贡献所能,只要汇集一些具有使命感的居民,就可以对社区发挥相当大的影响力。

水树前年也号召了一些热情的民众,以流经附近、新店溪支流的兰溪为名,成立了“兰溪人文与自然协会”,并以正面且温暖的方式,鼓励民众关心自己的环境。

从水树身上,我看到守护乡土的力量,在社区扎根并且向外漫延。

──原载《温柔革命:爱,在荒野流动》

《大好书屋》出版社授权刊登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一群人,正在接受荒野保护协会举办的“荒野特殊自然教育工作坊”的志工训练。这个全世界首创的团队,希望能带领各种身心障碍以及罹患各种特殊疾病的朋友,重回大自然,体验自然的丰富与生命力。而团队的召集人,就是高永兴伙伴。
  • 当鳯梅开始带着全家在荒野里做志工时,原本以为是在尽自己力量回馈社会的付出;后来她才知道,其实,当志工是给自己学习的机会,也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感恩惜福的习惯。这种收获,是她当初所始料未及的。
  • 我总觉得这种以有限追求无限的精神,是非常浪漫的。荒野的伙伴们,都是浪漫的人。同时,浪漫也是给自己的心情留一点空间,给现在的生活留一点空间,给未来的生命留点空间。
  • 侨居法国的台湾人对台、法两地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体会?在全球经济与政治局势紧张的境况下,他们对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打算?为此,笔者采访了三位生活在法国的台湾年轻人,他们分享了在异乡生活、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他们置身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不断吸收法国文化与精神价值的同时,始终保留着对台湾的热爱。其中一位受访者说:“法国和台湾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样。”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因民族思想与传统习惯的不同,而有着其差异。
  • 玫瑰花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很多国家将这个纪念日定为法定假期,以庆祝女性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女性在这个世界上占了一半的组成,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一样可以有所成就,为国家社会奉献一己之力。
  • 作为一家成立于美国的艺术团,神韵已经成为许多来自中国的杰出艺术家的新家园了,他们曾经因信仰而受到迫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其中两位艺术家,舞蹈编导古缘和琵琶演奏员梁玉的故事。
  • 出自于对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喜爱,印度一对夫妇在一个老虎保护区旁购买了几十英亩的土地,让老虎等野生动物有更多生活与繁衍的空间。这个善举激励了其他动物爱好者,成为他们仿效的模范。
  • 他是我的老朋友,但我不知他的来历,甚至不知道他的本名,他说叫他“禹海”,现在也可以叫他“巴尼度”,是一位布农婆婆为他取的名字,意思是一株又圆又直的大树。
  • 蔡竺欣强调:风水可以对人起作用,但不起绝对作用。它的奥妙之处在于,不好的风水对长期积德行善者不起做用。反之,好的风水对强取败德者也不起做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