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孩子理财 需避免5种易犯错误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1年03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文芳多伦多编译报导)理财知识不会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学习。个人理财知识不像算术和体育,可以在学校学习。教孩子理财是家长的责任,但是,又很容易出错。以下是五种易犯的、可能阻碍孩子理财发展的错误。

闭口不提理财

许多基金会调查孩子为什么会失足,比如早孕、吸毒、酗酒和其他青少年问题,调查发现,孩子们犯这些错的原因在于,缺乏与家长的交流,由此开展了“如果你不教你的孩子,谁教孩子?”的活动。

缺少理财知识,似乎不如告诉孩子什么是毒瘾那样严肃,但从长远讲,后果也很严重。闭口不谈理财,会让孩子觉得金钱要么是不重要,要么是让人害怕,因此才从不提及。这对孩子长大后,面对实际财务情况毫无帮助。

如果家长不想教孩子理财,那么学校和媒体等主要信息来源也不会教孩子。如果想引导孩子自己理财,可以与孩子一起看电视,直接向他们指出,电视或广告上表现一些关于个人理财的形象有问题。

报喜不报忧

仅次于闭口不提钱财问题,报喜不报忧也是错误。个人财务状况,同整个世界一样,也是有喜有忧的,不像迪斯尼电影,小猫小鸟总是快乐地唱歌,这个世界也充满了问题。

对于财务问题:晚交了账单、股票没有升值、糟糕的决定等等,最好是鼓励全家人一起解决,这样比自己扛着少了很多压力。报喜不报忧会让孩子觉得解决财务问题是件麻烦事。解决问题当然有难度,但是只要努力想办法,总会有解决方案。

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故事是个在投资方面最好例子之一。由于格雷厄姆家庭的财务失误,他才挤身于股票和基金行业。格雷厄姆守寡的母亲曾把他家绝大部分的积蓄投于最高峰时的美国钢铁股票。他绘出下滑的股票曲线,那便是他家所谓的“财富”。没有操作好股票,加上其家庭的困境,格雷厄姆在他性格成形期都在与贫困搏斗。这段经历让格雷厄姆转变了通常的长线买蓝筹股的作法,最终引导他进行有价股投资,并把他的投资理念写入《智慧投资》。

随意给钱

“钱不是树上长的。”人们在别人向自己要钱时总是这样说。的确,钱是工作挣来的。但是,家长们在给孩子钱时,不管是以零用钱或作为礼物的方式时,却言行不一。

想给孩子钱,想让孩子们高兴,有个欢乐童年而不被拒绝,这是天性,问题是随意给钱 ,对家庭有害,因为家庭与世界一样,也有经济问题。通过让孩子做点家务,然后再给零用钱,这种方式最好,可以教育孩子传统的挣钱方式。只要形式妥当,现金小礼物也行,关键是要交流沟通。

言行一致的最简单方法是立规矩,诸如写下,“只有做了额外家务,比如打扫了房间,才给零用钱。”或是“任何东西购买前,必须先讲好才进商店。只在商店里告诉我的,我不给买。”

家长可以坐下来与孩子讨论制定规矩,然后让孩子们必须适应这些规矩。

等孩子长大

家长喜欢基金投资,并不说明其孩子在与做生意之间会选择基金投资。家长不一定要是个投资权威,孩子最终会以自己的方式找到投资信息。家长的任务是发现孩子的投资兴趣,并鼓励孩子向正确方向发展。

不言传身教

教孩子积极的财务经验当然值得肯定,但是当家长自己的理财习惯不好时,就失去了意义。在经济上帮助孩子的最好方法是帮助自己,修整自己的理财缺陷,让家长自己处于良好的经济状态,这是给孩子最好的财政课,而且会使家长在孩子面前更具权威,因为家长是在实践自己的理论。

总之,家长责任重大,是唯一帮助孩子理财的老师。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会让孩子们更容易养成好习惯,以及听从家长的建议。在让孩子回归家庭的时代,看见孩子成长为一位经济上独立的大人,是道义上,也是经济上的胜利。(资料来源:环球邮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谁说12岁的青少年不会理财?这群HipHop世代的小朋友,个个可是精打细算得很,昨日一张结合青少年理财与图书购物优惠的信用卡-“HipHop嬉哈卡”,便在西门町吸引家长与小孩的热烈申办。
  • (大纪元记者林真编译报导) 似乎人人都同意应该要教孩子处理财务的相关知识,但问题是,很少人觉得自己具备足够的知识来胜任这个工作,此外,在要如何教的方面,也颇有争议。
  • 小朋友过年最期待的莫过于领红包,而红包的处理到底是由家长代管,还是帮小孩设立账户比较好呢?理财专家建议,聪明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参与压岁钱的规划,这样做有助于从小建立理财观念。
  • RRSP的季节刚刚过去,很多家长们又要着手准备孩子的RESP- 注册教育基金了。在本期的“加国理财” 专栏里,我们就来跟大家聊一聊RESP。
  • 随着人们越来越担心低迷的经济,许多家长开始寻找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孩子从小就开始对花钱和理财有所了解。因应此需要,11月15日(周六)上午10时至下午3时,Capital One 银行于纽约市四大区(曼哈顿﹑皇后﹑布碌崙﹑布朗士)五个分行分别举行“带孩子到银行日”免费亲子活动,给5至12岁的孩子介绍关于管理钱财的基本常识。
  • 台湾国中生要开始学投资理财了,教育部和金管会携手合作,主动编纂“个人理财”国中篇、高中篇教材,并预计在今年完成国小篇教材,未来融入课程教学,举凡记账和储蓄的习惯、如何不陷入消费陷阱、妥善做好金钱规划、甚至认识各种投资工具、建立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等金融理财知识都融入教学。
  • 台教育部已明定自民国100年起中小学实施理财教育,根据远见杂志的最新调查,虽有近6成家长赞成将金融知识纳入基测考题,但多数家长仍不敢让孩子练习理财。
  • (中央社记者颜伶如波特兰22日专电)美国嘉信投资公司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平常在家里较常做家事的孩子,长大后会比较有理财概念,非常了解自己的财务责任。
  • 非营利性机构Jump$tart Coalition for Personal Financial Literacy针对12年级学生进行的个人理财基础知识测试表明,仅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在回答有关个人理财的问题表现令人满意。许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平衡 一个支票账簿,近一半的孩子没有通过个人理财基础知识测试。
  • 【大纪元2010年12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陆圣石多伦多综合报导)无论正确与否,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理财观,有的孩子接受存钱理念,因为将来可以买更好的东西。用信用卡付钱时,有的孩子简单的理解成只要签字就好。专家们认为,父母可以籍此圣诞购物之际,教授孩子们理财之道,以及行善的道理。 据加通社报导,儅11岁的美雅被告知,如果今年圣诞要买玩具,需要打工攒钱时,她很惊异。她睁大眼睛问妈妈﹕“真的﹖真的要这样做吗﹖”而 美雅8岁的弟弟本尼因为好吃零食,没有资格得到零用钱。他如果要买圣诞玩具,就必须帮助做家务赚取零钱。最后本尼认为自己可以帮助打扫厨房木板地,便同意了。 很多父母觉得与其让孩子们通过劳动赚取零花钱购买圣诞礼物,还不如干脆直接给钱来得简单和爽快。但专家们认为,这方法教育方法缺乏长久效果。 《今日父母(Today's Parents)》主编马丁(Sandra Martin)表示﹕这种方法不可能令孩子们了解圣诞的意义,也无法教会他们如何合理使用金钱。这种方法只会让孩子们觉得,想要买玩具,找父母就可以了。“孩子们需要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购买礼物。”马丁说。 马丁说,如果孩子们还没有到拿零用钱的年纪,或者没有存钱罐,可以告诉他/她﹕“今年可以为姊姊准备什么?为奶奶准备什么礼物﹖”这样,孩子们便有机会明白应该不失不得,而且这种方法也可表现出对长辈的尊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