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版画之父廖修平个展纽约开幕

人气: 2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3月05日讯】(大纪元特约记者朱江纽约报导)被誉为“台湾版画界之父”的廖修平大型个展于3月4日在纽约雀而喜 (Chelsea) 美术馆推出,并在晚间举行开幕酒会。

与会者有:纽约雀而喜美术馆创馆馆长 Dorothea Keeser,台北驻纽约经文处高振群处长,台北文化中心徐水仙主任,纽约收藏家 Larry Warsh,纽约台湾社团和大纽约台湾人笔会三十多位旧友,来自南京的 Willam Paterson 大学版画教师陈思远,还有多家西中媒体与摄影协会成员等。

当晚来宾们的叙旧,他乡遇故知的惊喜,两两的合影与交谈,使廖修平的作品展览的意涵得以更大的延伸。现场三位台湾年轻音乐演奏大提琴陈南呈 (Nan-Cheng Chen),中提琴林安迪 (Wei-Yang Andy Lin) 和小提琴许恺洋 (Kevin Hsu) 及韩裔Siwoo Kim,演奏台湾民谣“阮不知啦”,“春花望露”,“捕破网”,为画展和来宾交流增加更多的艺术情境。


展览开幕酒会现场。年轻音乐演奏大提琴陈南呈 (Nan-Cheng Chen),中提琴林安迪 (Wei-Yang Andy Lin) 和小提琴许恺洋 (Kevin Hsu) 及韩裔Siwoo Kim,演奏台湾民谣。(摄影:朱江)


本次画展的策展人李美华介绍:“这是廖修平自2002年返台近8年后,首度再回到纽约发表新作与系列回顾。展出四十件作品包含不同时期与技法的版画系列作品。”

李美华格外感谢经由纽约第一银行,绿洲基金会和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的慷慨赞助,使得此次展览和该晚爱好艺术的各界贤达和旧友新知的因缘聚会得以成全。

纽约第一银行黄志鸿总经理很欣赏廖修平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各种版画技巧,用红色金色展示台湾民俗生活和庙寺。”他也关心现场年轻的台湾艺术家和弦乐演奏家,希望他们在西方多展长才。

纽约雀而喜美术馆馆长Dorothea Keeser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东方元素的大型展览,感到作品很强有力,很具凝聚力。”

纽约收藏家Larry Warsh说:“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收藏东方的艺术作品”,“我喜欢看到东方涵义象征的符号和标志,虽然不明其意,但感觉很有力量,我喜欢金色,喜欢作品中有连接历史文化性的内容。”

高振群处长认为廖修平的作品中融入了东方的对称,成双成对等理念,他说现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他的两幅作品,其中就有表现台湾龙山寺的门的画作。台北文化中心徐水仙主任对能赞助促成廖老师多年作品的汇集展出表示非常欣喜。

陈隆丰博士收藏廖修平的早年油画创作“观音山和淡水河暮色”,他说:“廖教授很擅长用金色,金箔展现云彩和暮色。”他格外喜爱,称“这幅画百万美元都不会让”。

协和门窗董事长陈秋贵说早年常请廖修平讲习版画和创作,他很思念廖修平“将台湾的民俗生活变成艺术创造的风格”。

大纽约台湾人笔会副会长郭正昭介绍,在台湾日本,很多优秀版画艺术家都是廖修平的学生。

廖修平作品题材多元,他说到日本欧洲留学时更想念家乡台湾,“就想将生活的环境中如庙宇、佛堂、台湾民俗的生活元素介绍给西方。”

他的创作也因时期的不同而不同,如“门的系列”,来自于从小对面长大的“龙山寺”的门;房屋,太极阴阳,招财纳福等“符号系列”,表达丰富的内在世界。他说,921大地震后,大地全部萧条,作品也全部成为“黑白系列”,表达“人生需要反省”。最新的“梦境系列”,是由于爱妻猝逝,他做梦梦到“大地全是伸出的手在挣扎的景象”,他也因此陷入失眠和忧郁症的痛苦境地,将这一景象以各种主题创作出来后,身体状况才渐渐得到康复。他的“手”的“梦境系列”引起许多观赏者的探询,有解读为挣扎,有解读为祈求平安,也有解读为人们渴望被救赎的现世。

廖修平在世界各大美术馆举办超过70次以上的个展,还有无数次的联展,并获得世界各地的奖项及荣誉,在2009年并得到台湾最高的国家文化奖。

展览已对外正式展出至5月7日。3月5日(周六) 下午2时在雀而喜美术馆举办另一场作品欣赏导览讲解,届时有深入解说与示范版画技巧。地址:Chelsea Art Museum, 556 West 22nd Street, New York, NY 10011。


廖修平教授和纽约收藏家Larry Warsh(摄影:朱江)


开幕酒会来宾之三(摄影:朱江)


开幕酒会来宾之二(摄影:朱江)


开幕酒会来宾之一(摄影:朱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