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震后 日科学家信赖度降

标签:

【大纪元6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明珠东京19日专电)日本内阁会议今天通过的“科学技术白皮书”指出,去年3月11日东日本大震灾后,民众对科学家的信赖度大降,主因是科学家未能预想到复合性灾害发生时的核电厂弱点。

“读卖新闻”报导,这本2012年版科技白皮书针对去年311大震灾、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厂核灾时政府的对策,用近60页篇幅记载出问题点,仿佛是1本科技“反省”白皮书。

白皮书结论是,311大震灾让科学技术政策的课题显得更深、更重。这些课题包括:对灾害风险的评估不够充分、研发成果未能善用、专家的见解未能适当提供等。

举例而言,科学家用既有的手法预测,连可能发生芮氏规模9.0的超大地震都未预先想过。另外,实际被海啸侵袭的灾情与先前预想的差太多。居民过度相信防波堤功效,来不及逃生。

白皮书指出,为因应紧急时所研发的设备、机器,在最需要时,却无法发挥功能。

此外,辐射对健康的影响等,专家们意见众多,无法归纳,导致民众对政府及科技专家的信赖度降低。

“朝日新闻”报导,日本文部科学省针对约1600人每个月实施民调显示,回答“科学家的话值得信赖”的比率在311震灾后,2011年10至11月调查时是64.2%,比2010年同期民调结果84.5%,下降约20个百分点。回答“科学家的话不可信”的比率从5.2%提高到15.2%。

民众被问到“研究开发的方向是否由专家决定即可”的问题时,2009年11月的民调(回答者685人)结果,78.8%的受访民众认为“是”,但2011年12月文科省的调查(回答者984人)显示,回答“是”的比率大降到45.0%。

民调也针对946名科学家问到311震灾后民众是否相信科学家的发言?结果,回答“相信”的为43.7%、回答“不相信”的为39.1%。科技白皮书指出,专家似乎并未严肃看待这个问题。

相关新闻
日重建估需10年  花8兆多元
记取311大震 日研发海啸快报系统
灾后首次公开  福岛核电惨兮兮
海啸后日本渔民转当导游 介绍灾难前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