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紧盯中国 16岁叶诗文的金牌之殇

李晓宇
font print 人气: 46
【字号】    
   标签: tags: ,

中国16岁的天才少女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400米混合泳比赛中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得金牌,最后50米游出28.93秒的冲刺速度甚至比男子金牌得主美国名将罗切特还要快0.17秒。

北京时间8月1日凌晨她又以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摘得200米混合泳金牌。她的天才表现受到世界各国媒体的强烈质疑,甚至有记者直接在发布会上质疑小叶是否服用禁药。

她为什么这么快?

面对外媒的质疑,叶诗文的回答是:“我已经用成绩证明了自己,他们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年轻的叶诗文为什么能够游这么快?被叶诗文击败的澳大利亚名将莱斯曾在北京奥运会斩获三枚金牌,她认为叶诗文等中国泳将师从澳大利亚教练的经历,对他们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比如知名教练丹尼斯.科特雷尔,他让孙杨成为了男子400米自由泳的王者以及1500米自由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在澳洲的训练,不但让中国运动员接触到更加先进的训练方式,还教会了他们在游泳之外的生活,反过来又让他们寻找到了游泳中的乐趣。丹尼斯认为,中国游泳在国外训练中,应该说已经找到了训练最佳负荷并且结合欧美特色的比赛能力的训练方式。

大陆媒体则报导,除了大手大脚的先天优势之外,调整泳姿是叶诗文夺冠的一件“秘密武器”。据中国代表团保障团队成员韩照歧透露,叶诗文之前有一个比赛中的坏习惯,就是晃动头部。经历了改技术最初的一个艰难阶段之后,叶诗文成绩得到提高。

为举国体制下的耻辱历史买单

叶诗文爆出惊喜后,立即成了世界媒体焦点。外媒之所以对叶诗文的质疑不断,除了她的成绩实在太过惊人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游泳有不堪的兴奋剂丑闻历史,在举国体制金牌至上的观念下,运动员只是夺牌的工具,国家让他们服药,而且内幕无从查询。

1986年,中国泳协聘请了一名东德人克劳斯担任主教练,克劳斯带来了先进的训练体系,也带来了兴奋剂。共产主义东德为了金牌不择手段,运动员集体依赖兴奋剂提高成绩。中国游泳从此也开始沾染兴奋剂。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五朵金花”(庄泳、钱红、林莉、杨文意、王晓红)为代表的中国游泳队横空出世,在奥运会赛场上斩获四金五银,在国际上引来不小的异议,她们高大粗壮的身材,男人似的肌肉,甚至是隐约可见的喉结,都让人们产生“联想”。

1994年广岛亚运,中国得到23块游泳金牌,而昔日的亚洲泳坛霸主日本只得到了7块。日本泳协向国际泳联上诉,要求对中国队进行飞行药检并提供了证据录像带。原来,在中国运动员居住的房间内被事先安置了窃听器,中国运动员在房间内注射吃药以及随意丢弃的针头,都成为服用兴奋剂的铁证。最后中国队被剥夺12枚金牌。

广岛亚运会丑闻令中国游泳声名扫地,欧美国家借此宣称“这是近代运动史上最大的药物丑闻”。时任体委主任的伍绍祖在其回忆录中写道:“(90年代初)当时有个共识,成绩不行就得服兴奋剂。服用兴奋剂三个原则:有用、无害、查不出来。”

前不久,已经移民澳大利亚的前中国奥运代表团首席队医陈章浩直言中国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曾大面积使用兴奋剂,作为兴奋剂重灾区的游泳、田径和举重项目首当其冲。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惨遭羞辱。1994年的丑闻,让中国游泳从峰顶跌落谷底。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在中国代表团入场时,美国解说脱口而出:“看,一支靠兴奋剂出成绩的队伍向我们走来了。”

1998年珀斯世锦赛,悉尼机场海关搜获中国女泳手原媛携带生长激素被当场查出,再次成为轰动国际的丑闻。

金牌之殇:为何世界紧盯中国

有“大脚鱼雷”之称的澳洲游泳名将索普为叶诗文鸣不平,他说:“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欧洲人身上,我相信我们的反应肯定是说‘看,又一个天才诞生了。’为什么当她是一个中国人的时候,就会有人质疑呢?”

除了中共举国体制下的游泳界存在着不堪的兴奋剂耻辱史之外,整个中共治下的社会缺乏公信力乃是其根本的原因。公平地说,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丑闻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然而,在西方民主国家,人们可以肯定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一种私人行为,不是政府行为。但在中国,人们则难以肯定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私人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

美国之音报导说,不管她愿意不愿意,16岁的杭州小女孩叶诗文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当今中国政治、当今中国体育的一个象征。

报导还说,中国的体育从总体上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骗局。中国体育的宗旨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然而,中国政府虽然拥有世界第一的税收,但中国对面向大众的文体设施投资却少得可怜,但却投入巨额的资金用于极少数的体育尖子的选拔和培养,以便夺取金牌,为国争光,实际上是为领导人脸上贴金。在2008年中国有人估计,中国夺取一块金牌,要耗资人民币7亿。

不只是体育,中共政府无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国际上都没有公信力,人民不再轻易相信中共官方的话了。中共经济数据的真实性,历来为外媒所诟病。每次发生各种灾难性事故,伤亡人数总是成谜。官媒刊登的对叶诗文质疑的反驳也同样是苍白无力,令人生疑。无论叶诗文本人、家人,以及中国体育部门官员如何否认,对叶诗文是否服用兴奋剂的疑云依然是徘徊不去。

--转自《新纪元》http://www.epochweekly.com/b5/289/11076.htm
*PDF版订阅一年52期美金$10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当地时间8月14日,炙手可热的美国游泳明星、著名奥运冠军瑞安‧罗切特(Ryan Lochte),刚刚惜别伦敦奥运,就忙于处理好莱坞的各种邀请,日前已在洛杉矶签下了自己的第一个荧屏协约,他将客串美剧《飞越比弗利/90210》(Beverly Hills /90210)第五集,在其中上演处子秀。
  • 尽管奥运已于本周一圆满落幕,新西兰自行车组织并未休憩。为了实现未来的奥运梦想,他们迅速在怀卡托剑桥筹建自行车赛车中心Avantidrome,预计于明年圣诞节完工。
  • 看过伦敦奥运开幕式,回想四年前北京奥运,感慨良多。让人觉得,当年那花费不知高于伦敦奥运开幕式多少倍的富丽堂皇的仪式,在伦敦奥运开幕式的比较下,相形见绌,从思想内涵到艺术水准都相去甚远。最重要的,是伦敦奥运开幕式中透露出的自由和人文气息,决不是那张艺谋式的卖弄、造作、大而无当所能企及。说到底,是自由人的奥运与不自由人奥运的根本差别所在。
  • (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CK报导)美国的体育没有举国体制,人们都是在业余、课余时间从事体育运动。美国共有530名选手参加伦敦奥运会,其中75名是旧金山湾区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在校学生;这75名学生共赢得33面奖牌,其中16面金牌。
  • 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美国以46枚金牌、104枚总奖牌在金牌榜和总奖牌榜上获双料第一,佛州的运动员在这次伦敦奥运会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 澳洲奥运健儿们于8月15日载誉归来,受到包括总理在内的约500名宾客的热烈欢迎,但随后金牌得主史密斯(David Smith)开车回伊拉瓦拉(Illawarra)的途中被警察拦下,因汽车注册过期被开具了一张700澳元的罚单。
  • 新西兰铅球好手Valerie Adams的奥运夺魁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她原本只获得银牌,而戏剧性的是,赛后原冠军被发现使用兴奋剂而失去了获胜资格,这令Adams成功卫冕。
  • 【大纪元8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淑华台北17日电)总统马英九今天肯定奥运选手为国争光,保证“永远有位喜欢运动的总统在支持大家”;不论几面奖牌,普及运动是重要政策。
  • 随着赛程的全面展开,独占鳌头的中美金牌大战亦日趋激烈呈你追我赶交替上升之势,正如用虚假数字推算出来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样,中国用独具特色的“举国体制”浇铸、锻造出来的奥运金牌堆砌起一座体育大国的沙雕大厦,在满足着国人的大国虚荣心之同时,宣泄着中共专权集团与美国较力的心劲与意志,成就着中共对世界文化统战的大国版图。他们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重返奥运以来一届比一届更多的金牌来证明着自己的日益强大,强壮着对世界发声的力度,递增着与美国对垒的资本。正如中共一名体育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奥运会是文化战的一部分,在中国与美国的文化战中,单就文化而言,中国是非常弱的。中国唯一能与美国较量的就是体育领域。”
  • 记得在1996年的一个夏夜,我那时才8岁,夜里起来上厕所时,看到有着电视萤光、却仍昏暗的客厅内,父亲坐在沙发上,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他甚至很久都没有注意到我在身后。隐约记得当时的比赛是熊倪和萨乌丁之间的跳水对决,比赛结果什么的没有丝毫印象了,只记得父亲在沉寂中散发出的紧张,而当时我只是好奇,那些人排着队的往水跳到底有什么好看的,父亲答道:“看跳完后的得分,谁多谁赢。”“怎么能得高分呢?”父亲顿了一下,潦草地说:“跳进水后水花小,得分就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