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署嘉心血管中心引进医学中心等级仪器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2年08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台湾嘉义报导)心血管疾病长年居我国十大死亡原因之一,署立嘉义医院心血管中心,引进医学中心等级仪器“血管内超音波(IVUS)”及“血流储备分数测量(FFR)”,提供患者全方位的心血管检查。

嘉义医院孙德光医师表示,目前要诊断缺氧性心血管疾病及相关的冠状动脉血管阻塞,除了依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心脏刺激性检查,以及三度空间电脑断层冠状动脉扫描外,心导管检查仍是标准作法,但心导管检查本身仍有一些限制,在阻塞率为 40-50%以前,或动脉硬化堆积得很均匀时,从心导管影像上,不易判断血管内的真实状况。

有时血管本身弯度、走向、角度、斑块状况不同,使心导管检查影像无法精确诊断出所有的冠状动脉血管硬化情形,也无法得知哪些粥状硬化斑块是高危险性,是否有可能进展为急性心肌梗塞的斑块;利用血管内超音波(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简称IVUS,以心导管操作方式运送伸入至冠状动脉血管中),可检查冠状动脉血管壁及粥状斑块的特性,测量血管内径大小及截面积,侦测早期血管病变。

嘉义医院孙德光医师指出,“血流储备分数测量”是使用一种特殊且极细小的高科技压力测量导线进入冠状动脉血管,测量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处前后的压力比值(又简称FFR值),当此一数值偏低时,即代表该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已经造成血流量的不足,进而引起心脏缺氧,必须以气球扩张术或支架置入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缺氧的状况。

嘉义医院孙德光医师(右)展示“血流储备分数测量”仪器,他说,署嘉心血管中心引进医学中心等级仪器,能嘉惠更多心血管患者。(摄影:李撷璎/大纪元)

嘉义医院孙德光医师强调,综合这两项检查资讯,就能为患者进行适当的治疗,确定血管狭窄范围、长度及血管壁大小,以选择最佳尺寸的支架,并且帮助心脏科医师确定支架置放后扩张完全且完全覆盖标的病灶,这些措施可帮助减少血管再狭窄的发生率。

国外研究显示,适当的使用血管内超音波协助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可减少支架再狭窄率达10~30%,因此越来越多的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均使用血管内超音波(IVUS)协助评估,血管内超音波的使用不会增加心导管的危险性和并发症,重大并发症( 小于千分之一的概率: 包括心肌梗塞、血管破裂、脑中风、死亡) 的发生机会和一般心导管相同,甚至可以增加心导管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