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房价 㓥房租金超越豪宅

人气 7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1月15日讯】(新纪元周刊309期,记者梁珍报导)香港作为中共资金避难所,再贵的房子也有人买,再小的房子也有人住。九龙城房价创下天价,板间房和㓥房租金更超越同区豪宅。由此引发的民怨沸腾,成为港府施政的烫手山芋。

在香港,房价已经高到离谱。而且新的趋势是,越小越贵。

位于旧区的九龙城,因为沙中线铁路效应,房价创下天价。香港传媒报导称,人称四叔的恒基主席李兆基旗下的九龙城远期楼花新盘晓荟(High Place),实用率仅六成,一个实用面积仅180尺(约16个平方米)的单位,定价竟高达432.2万元,尺价高达2万3000元,被视为九龙城史上最贵㓥房。

据统计显示,近半年大角嘴、深水埗区的板间房和㓥房租金升幅高达20%,㓥房呎租介于30至40元,部分板间房呎租达60元,超越同区豪宅。

“㓥房”“房中房”大行其道

香港的“㓥房”就是“分间楼宇单位”,又名房中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种,常见于唐楼等建筑物。业主或二房东将一个普通住宅单位分间成不少于两个较细小的独立单位,然后作出售或出租之用。以位于铜锣湾、面积约20平方米的房中房为例,月租可达1万元,平均租金也贵过香港的豪宅。

调查发现,香港30年以上的旧楼约有42%的单位被改建成房中房,估计全港有至少6.7万个单位。但建筑测量师指出,分间单位影响楼宇结构和消防安全,装修雅致却暗藏危机,入住可能随时有危险。

虽然港府锐力打击㓥房,但因为利润高昂,仍然有人铤而走险。最出名的就是被称为“㓥房局长”的发展局局长陈茂波,被踢爆94年和95年间,购入多个大角咀单位作“㓥房”出租牟利,涉嫌违反《建筑物条例》。

虽然各大政党以及民间都要求他下台,但奈何特首梁振英自身也因为住宅违建问题而导致诚信破产,相比特首豪宅违建,这个用分租房谋利的小局长,自然也被放过一马。但由此可见,连笼中房也大把人抢,香港住宅的昂贵,可见一斑。

中国资金外逃 香港是首站

再贵的房子也有人买,再小的房子也有人住。现今香港,没有几个人能够看准房价。人人都在喊贵,但房价照样升。

究其原因,有人归咎于中国豪客将房价炒贵。究竟有多少中国客,或者中共经海外再回流的资金来了香港,很难统计。但对于地产代理而言,中国豪客买房力超旺,是个不争的事实。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No.1》近日出炉,报告显示中国正经历第三次大规模“海外移民潮”,富裕阶层和知识精英正成为新一波移民主力军。与此同时,中国资金外逃愈演愈烈,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计算,仅11月资金外逃达2595亿元人民币(约412亿美元)。

对于此次资金异常外逃,正值11月习近平18大上台后迅速反腐,中共贪官密集落马,令大批贪官丧胆。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香港金管局承接的热钱并非来自欧美,恰恰是来自中国内地。《华尔街日报》报导同样认为,11月份外汇占款在连续两个月增长后转为下降,表明资本开始流出中国。

“大陆资金来海外,第一站就是到香港。”从事地产数十年的资深地产代理、名采策略营业董事姚云龙表示,因为语言流通,以及地点的便利条件,不少中国富豪即使有海外身份,都会选择在香港置产。地产圈也常常流传,中国客用皮包装现金来香港买房。

港府征重税 料工商铺和车位当炒

虽然港府两年前大幅提高投资移民门槛,并将房地产项目从计划中剔除。但依然挡不住中国豪客来香港置产的热情。今年10月,香港政府再颁布房市“双辣招”重招,所有非本地居民、所有本地及外地公司在香港买房,都需要支付15%的“买家印花税”;同时,如果买房之后三年内把房子转手,还需要支付一笔10~20%不等额外的印花税。

虽然房市依然只升不跌,但无可否认,成交量急剧萎缩。

姚云龙认为,在新政策之下,相信资金涌入工商铺市场。他亦看准时机,自立门户,成立代理行,专攻工商铺和车位买卖。而去年年尾,不少中国豪客已经开始转向买写字楼。

“我见到很多国内人,大陆人他们都喜欢买一些分层式的写字楼,分层式的商铺,这一类的拆散放售形式亦都是2013年会相继出现,亦都是给一些国内人,大陆人做为一种短线或者长线投资一种好的项目来的。”而车位方面的升幅也相当可观,去年双辣招颁布后,车位已经平均升了两三成,不过他建议要购买车位,要选择地点旺的区域,否则仍然有风险,“买了也租不到价,变成亏本。”◇

本文转自第309期【新纪元周刊】“焦点新闻”栏目
想提前看到新纪元更多精彩文章吗?请访问新纪元周刊网站:
http://mag.epochtimes.com/

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52期10美元)

相关新闻
港六公屋户瞒报物业被定罪
港社福界调查:九成半社工认为政府修例不恰当
邹家成涉未经授权转寄投诉信 辩方质疑法例无禁止
林世雄称有信心任内解决港网约车争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