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透视】香港交易所

(文:财子)

人气 32

【大纪元2013年10月12日讯】简介: 香港交易所(00388.HK)前身为联合交易所,于1986年由当时四大交易所合并,它们分别是香港证券交易所、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及九龙证券交易所,由已故香港总督尤德爵士于同年10月主持开幕仪式。港交所在2000年成为联交所的控股公司。交易以电脑进行,第一代的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于1993年11月启用,至1996年1月推出第二代,系统让券商的终端机连接交易所,令交易不再限制于交易大堂内。2000年,第三代自动对盘及成交系统(AMS/3)出台,证券经纪能透过开放式的连接器,将买卖盘直接输入中央处理系统,使交易更迅速,又提高了可处理的交易量。现时,公司旗下成员包括联交所、期交所、中央结算、联交所期权结算所及期货结算有限公司,还有于2012年6月15日以13.88亿英镑成功收购的伦敦金属交易所,简称LME。交易大堂于2006年翻新后,场地面积为1.22万平方呎,交易台294张,并设有传媒采访区与新闻直播室,但场内交易占比已不足1%。港交所于2000年6月上市,成为全球首家挂牌的交易所。

上图:过往3 年股价比较(以100 作基点)
下图:盈利(亿港元)与利润率趋势

主要股东: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5.9%)、贝莱德(4.2%)。2007年9月7日,香港特区政府以平均价155.4港元增持港交所股份,令其持股量增至5.88%。

员工: 公司主席周松岗,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李小加,公司聘有1,200名员工。

预测营业额2013 -类别分布

核数师: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竞争环境: 上海证券交易所长期威胁着港交所的领导地位,不少内地公司于两地同时挂牌,造成前所未有的直接迎头竞争,好丑一目了然,港交所因此不能出错半分。区内其它交易所亦有意与港交所角逐亚洲金融中心“一哥”的地位,如韩交所于几年前一度意欲问鼎中原,金融海啸后鸣金收兵。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未来开发: 港交所必须处理好来港上市的企业治理问题,否则将失去国际信誉。此外,务必把握好LME的机遇,将其覆盖面由亚洲(尤其是内地)扩展。

港交所股本回报虽高,但已完全反映到股价上

优势:
(一)香港为亚洲金融中心地位仍然稳固,人才和法律两大要素俱存,有利港交所吸引国际企业来港招股,如PRADA(01913.HK)和新秀丽(01910.HK)等;
(二)LME依然是个低收费的基本原材料交易平台,而市占率高达80%,到了2015年港交所可跟随协议提价,市场估计可有25%的上调空间;
(三)于两地同时上市的中国公司主要股东或减持其港板的持股量,有助增加流动性;
(四)第四季平均成交额一般超出其余三季;5) 交易系统故障相对同行为少。

港交所自2010 年新班子上台后,薪酬及福利开支骤升:

风险:
(一)内地企业来港上市的高峰期已过,数目与面额均愈发减缩,对港交所来说是个结构性问题;
(二)成交额大不如前,过去一年日均成交额约620亿港元,比10/07-10/12的690亿港元相差不少。主要原因包括中港股市热潮已退,亚洲的追踪股市基金大行其道,而它们在交投上的活跃程度接近零;
(三)商品黄金大周期已成过去,一众原材料价格跌势已成,为LME业务带来沉重压力;
(四)当澳交所开始衍生工具的场外交易结算业务时,需要额外注入更多资金,而港交所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落后,上半年的结算储蓄贡献仅7,500万美元,低于澳交所的6.41亿美元。幸好交易所参与者和港交所资金充裕,大大减少了集资和削股息的可能性;
(五)新管理班子上台后,薪酬开支急升,加大成本压力;
(六)相比同行,价值评估并不吸引。

券商评级(左)/基本资料(右)

前收市价: 港元127.70(2013年10月11日)◇

(责任编辑:杨家诺)

相关新闻
港交所IPO排名退居殿军
港期货夜市最快3月推出
港交所数据中心开幕  技术先进
【股票透视】安徽海螺水泥股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