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领22k 兄弟返乡种蜜枣

font print 人气: 2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芷瑄屏东县18日电)不想只领22k的薪水,屏东县高树乡张荣裕及张忠政兄弟回家乡务农,突发奇想种出桧木蜜枣,成为游子返乡又一成功案例。

69年次的张荣裕及73年次的张忠政,7年前一个在私人公司上班,一个刚退伍,两兄弟正愁工作不稳定时,又不愿只领22K薪水,决定待在家乡务农。

张荣裕说,刚开始租了1块约6分地的枣园来管理,八八水灾把整个枣园都毁掉。

张忠政回忆水灾后,两兄弟到枣园一看,心都凉了,整片果园满目疮痍,竟有船舶“搁浅”在网架上面。

两人没有放弃,进行灾后复耕,在整理漂流木时,意外发现漂流木中的桧木香气浓郁,突发奇想如果刨成木屑洒在果园,整个果园或可散发出香气。

张氏兄弟将桧木屑洒在果园,不但果园满是桧木香,意外发现病霉细菌不敢靠近,木屑腐烂后更成为天然肥料,提供蜜枣养分的同时,也让蜜枣带有淡淡清香。

张氏兄弟坚持不用除草剂等农药,改使用杂草抑制席及桧木屑,节省将近新台币30万元的农药钱。

将“桧木枣”注册“枣乐子”商标,并在脸书上成立“枣乐子”粉丝团, 兄弟俩自己设计包装、印制QR Code传单,还推出“早鸟优惠”专案,12粒装精致礼盒赠送台湾桧木筷,创新的促销方法让两兄弟年收入超过200万元。

张氏兄弟用创意突破传统的农业模式,是游子返乡的成功案例,对于有意返乡务农的年轻人是一大鼓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六十年次的陈圣明原是城市上班族,四年多前返回故乡当农夫,随父母种蜜枣、木瓜,白天当农夫、晚上当画家,太太廖芹英还设立“蜜枣超人”部落格,为自产枣子打知名度,陈圣明种枣子虽短短数年,但已拿到产销履历,今年也在高树乡评鉴比赛获亚军。
  • 原本在高雄卖便当的潘志民,1年前回屏东高树乡老家种蜜枣,“漂鸟”返乡,不论在种植技术上及品牌包装行销上,潘志民都勇于突破,在高树蜜枣界竖立新气象及品牌风格。
  • 香港作家沈西城在近日香港书展讲座上说,“我们大陆有十四亿人,但是出不到这三个人……这是我们香港人的骄傲……为什么我不讲呢?因为一讲就涉及到很多问题。”对于香港电影会否回到辉煌时期,沈西城这样回答:“当然没有可能”。他亦认为,大陆电影“有很多东西要禁制审批,如果任拍,哗!不得了!”“我希望中联办的人听到,这是善意。”
  • 刘天富先天就四肢残障、手脚卷曲,生活起居、大小便都需要他人协助,个性却非常乐观,他低头就着盘子吃饭,咬起杯子喝水,更神奇的是创办了拥有二百多位会员的“身心障碍者自立更生创业协会”,用卷曲的三根手指头写企划书,一写十几个小时,他说“要珍惜每一天,即使明天就死了,今天也要认真的过,不要留下遗憾”。
  • 半年多前,墨尔本一名40岁的男子开始在工作之余变身“烟头侠”(Buttman),为墨尔本清理烟头,迄今为止他共捡拾了近5万个烟头。“烟头侠”希望人们能够重视烟头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 国际水中摄影竞赛World Shootout近日公布获奖名单。台湾摄影师吴永森拍摄的鲑鱼洄游作品,夺得广角项目第一名,成为亚洲首位获此殊荣的摄影师。而后,“Sony世界摄影大赛”亦公布获奖名单,吴永森以同帧作品再获首奖,可谓双喜临门。
  • 一些女性朋友习惯于为家庭及亲人们默默付出,甚而连自身健康都不顾。台湾乳房外科医师江坤俊日前在脸书分享一段故事,女患者为家庭而选择牺牲健康,发现肿瘤一拖就是2年,令他不舍,当场泛泪。他心疼地呼吁女性“你就不能为自己多想一点吗?”
  • 台湾国中会考结束,日前开始寄发成绩单,新北市万里国中九年级学生江冠毅拿到5A++、35分的优异成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作为万里国中第一个拿到满分的学生,江冠毅表示自己虽是单亲家庭,有2个年幼的弟弟要照顾,但“环境并非绝对,只要自己肯下功夫就能达到目标。”
  • 代表台湾飞赴国际艺术之都维也纳参加合唱竞赛的新竹县尖石乡嘉兴国小义兴分校合唱团,日前在“舒伯特国际合唱竞赛”中获得金质奖及大会评审团特别奖。来自台湾偏乡学童的天籁歌声,震惊评委,让世界惊艳“听见台湾”。
  • 台湾一位陈先生在3随时不幸罹患小儿麻痹、脑部癫痫,因没有家人照顾,孤身一人以残弱之躯自谋生路。现在他每天顶高温爆晒,在街面上叫卖口香糖、菜瓜布谋生。他用颤抖的手递口香糖给顾客时艰难道谢,瞬间令顾客眼眶泛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