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虚增外贸出口或致热钱流入 中共外管局急应对

人气 2

【大纪元2013年05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任义报导)中国第一季度全口径外汇占款余额约为27.068万亿元,新增外汇占款1.2万亿元,刷新历史记录。曾有外贸业人士揭露大陆出口数据造假,除中共各地方政府为政绩虚增贸易额外,亦怀疑有中国公司利用进出口交易逃避对资本的控制使大量热钱回流。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未来“热钱”流入趋势不可逆,或涌向楼市和地方投资项目。

热钱流入苗头凸显 中共外管局急应对

5月6日,中共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加强银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严查虚假贸易、加大外汇管理核查检查力度等多方面严控外汇资金流入,尤其是防止异常跨境资金流入。

中共央行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中国全口径外汇占款余额约为27.068万亿元,一季度新增外汇占款1.2万亿元,刷新历史记录。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强化以及欧美日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下,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的压力正在显着增加。

失真的中国一季度出口数据终于引发后续效应。中共外管局不仅收紧了金融机构的外汇综合头寸下限,还要求大陆外贸企业10日内解释清楚货物进出口和贸易收支总量不匹配的原因。套利、套汇热钱即刻原形毕露,境内外人民币闻讯连袂下跌。

分析人士表示,中共外管局通知内容中的四项条款都以防止异常跨境资金的流入为主,也显示外贸出口虚增现象确实存在,通过此次检查将有利于掌握真实的贸易数据和人民币升值压力。

据《路透社》报导,中国央行一位不具名官员在接受路透采访时表示,海关统计的货物进出口数据与外管局统计的货物贸易收支数据一直都不相符,特别是今年,前者要远大于后面。其中主要差距可能是国际物流配送原因导致的“空转”现象,但不排除有套利因素的驱动。

专家表示“热钱”或涌向楼市和地方投资项目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从去年底至今,“热钱”流入中国的增速和增量都在加大,这可以看作是“热钱”流入的第一个阶段,预计接下来流入的速度有所放缓,但整体趋势一定是净流入,不会出现此前某些年份净流出的状况。

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表示,近期“热钱”加速入境的目标仍是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房价不会出现下跌走势,逐利性会促使“热钱”加速流入,进一步吹大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毫无疑问,“热钱”为套利而来,北上广深的房价仍上涨,就是“热钱”所为。

业内人士揭露大陆出口数据造假

据大陆媒体报导,有大陆外贸系统人士揭露大陆出口数据造假,和地方省市保外贸增长以及保政绩有关。2012年4月,华东七省市外贸形势座谈会上曾立下“军令状”,要力保全年10%外贸增速目标达成。地方政府采取了非常规的手段,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推高贸易数据。

该人士举例说,部分地方政府支付运费,知会海关特殊监管区内的企业将仓储的商品运去香港,隔日再从香港运回监管区的仓库,一个货柜车按400万美元的贸易额额计算,一进一出就完成了800万美元的贸易额。通过这种方式,有的地区40天就能完成16亿美元的“贸易额”。

GE东方金融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弗朗西斯伦说,根据发货到香港的数量,出口可能比报告的数字还要低。北京把香港列为它最大的贸易伙伴。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但被视为一个单独的关税地区。

同时瑞银集团认为中国出口数据的增长和贸易伙伴的货物进出口不相符。高盛和瑞穗证券亚洲公司则表示,中国出口数据与制造业指数的海外订单数据相背离,并对中国经济复苏力度表示怀疑。

外汇占款口径

外汇占款统计口径是银行业的术语。

居民和企业往往在获得外汇收入后,会将部分出售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将之出售给央行。在统计口径上分为央行外汇占款及央行与金融机构全口径外汇占款(可以理解为部分和全部),央行加金融机构为全口径。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天玺悭税千万 辣招后最多
德媒:中国10年非法流入海外资金达3万亿美元
台币升值  房价有撑
金管局陈德霖警告港人负债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