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的礼节

作者:皇甫容
font print 人气: 98
【字号】    
   标签: tags:

在中国传统民俗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礼节,那就是每逢新春佳节,或每月的初一十五,传统家庭都会烧香祈愿,祝告天地先祖,祈求家族祥和安宁。

史载,中国的烧香之礼始于周文王。在《诗.周颂.维清》中说:“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而诗中的“禋”便是芬芳之祭。文王受命祭天,以燃香的方式祭天,被称作“禋”或是“禋祀”。

焚香之礼,古代先贤以此作为人神天地沟通的媒介,不仅代表着普世的大众敬天礼戴的虔诚之心,也蕴含着世人对神明的尊敬和仰慕。这就是被华夏后世称为“烧香”的由来。这一传统的礼节,作为华夏民族一种普世的美德,深深融合在神州的广袤记忆里,源远流长。

传说,上古时期,每当天上的正神降临人间,所到之处,溢满奇异的芬芳。所以在历史的演变中,华夏先贤便在沐浴更衣后,登上高台向天焚香,祝告天地恭请天神的降临。看似简单的礼节,但在中国人心目中,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寄托,所以无论古时的宫廷大祭,还是民间寻常百姓的烧香,在虔诚庄严的礼拜后,恭敬的将香插入祭坛或神案的香炉中,祈天护佑国祚安泰绵长,祈天保佑家族世世代代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所以中国民间也留下了“传香火”的古朴之说。

悠悠岁月,薪火香传。千百年来,无论在皇宫大院,还是寻常百姓之家,缭绕不断的氤氲之香,看似一点香尖星火,却在人的虔心祈祷中,宛如尘世的一线希望,引领了千秋万世的百姓,进入庄严肃穆的心灵之地,祈求天降之美,祈求天公庇护。

每当香柱燃起,缕缕青烟腾空缭绕,点点的光彩之明,期待的心愿也会像温和的风,抚平人内心的焦虑,带给人不尽的安宁与祥和。现在正值中国传统新年之际,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烧香祭拜,无论对天礼敬,还是对先祖的追思和怀念,当上香之时,仿佛人们在长久的期待中,都有了心灵的归宿,天性之惬安详备至。此时此刻,无论焚香的画面,还是心灵的意境,都在古朴古香的礼韵之中,流露出美好安宁与祥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常听人说想有一个归宿
    我仰望
    也许归宿是离人的遐想
  • 我们不应再迷信中共的谎言,再执迷于眼前的物利。我们要迅速脱离中央控制下体制,真正做一个行为上与精神上自由的人。抹去兽的烙印,在“真、善、忍”的引领下,真正实现大同世界。本人至今非法轮功学员,但许多法轮功学员护法、传法的事迹精神令人敬佩。本人也在此檄文一份告之世人我的态度,希望能唤醒部分正熟睡的同胞。
  • 蒋介石是哪国人?是什么样的人?当然是中国人,而且是不一般的中国人。他是中国国民党的已故领袖,也是当年中国领导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是曾经的中华民国总统。
  • (shown)我们究竟真正拥有过什么?什么才是一个生命最值得追求的?哪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
  • (shown)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毕竟啊,那才是生命的归宿,而知道归宿的生命是幸福的。
  • 人类历史源远流长,是非功过自有历史评说。看似不可一世、风光万千的的暴君,到头来却在众叛亲离中走完了可耻的一生;有些看似在世人眼中无足轻重、甚至不为世俗所知的却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 电视剧《悬崖》,第9集有段情节:特务队长周乙劝一手下办案不要太残忍,说:人一旦扛过三轮刑讯,逼供就没用了;治国应当文明,“敬天法祖,施以仁政,以道义和法制克服人类内心的邪恶”。手下回应,说:他就是一粗人,“上炕认识老婆,下炕认识鞋”,办案就是抓人“怕死、怕痛和顾惜亲人”等弱点,只要“审讯没有底线,没有攻不破的堡垒”。
  • 国务院又派出督察组啦,去巡查房地产调控。这些钦差大臣,做空客380头等舱,威风八面,下江南走天津卫又到岭南观光,吃香的喝辣的再带上地方官员孝敬的美钞、黄金和小妾,返京上书天子,天下大安,房价稳定,皇上万福。皇上面呈喜色,发布诏书,天祐吾国,吾民安居。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于是,这场全球经济史上最大的圈地运动,就这么过去了; 这场全球经济史上最大的房价泡沫就此消除。真的如此轻松吗?
  • 从小就是个病秧子,听母亲讲,我出生四十天时,就开始“叫魂”,即发烧后,打针吃药不管用,找通灵的人,烧纸“叫魂”才能好。直到三十六岁得法前,母亲还在为我“叫魂”。
  • 4月13日下午,近年来声誉鹊起的美国神韵纽约艺术团在巴黎国际会议中心3600座位的巨大演出主厅进行了2013年欧洲巡演的最后一站、巴黎站的第二场演出。神韵艺术家们以具有数千年承传、庞大且卓尔不群的中国古典舞为核心,辅之以中国民间舞和民族舞等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华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裔的文化精髓,倾倒了深具文化艺术品味的巴黎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