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慈子孝的故事

作者:佳宜
font print 人气: 91
【字号】    
   标签: tags:

孟宗生活在一千八百多年以前的三国时期,很小的时候就没有父亲,只能靠母亲替别人做一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抚养他。

孟宗的母亲十分善良,非常疼爱这个儿子,也常常和他讲做人的道理。等到孟宗上学的年龄,孟母用平时节省下来的钱送孟宗到一家有名的私人学堂去求学。因为学堂离家很远,所以孟宗和其他几个邻居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学堂里。

孟母织被 救济贫困

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孟母花了好几天时间缝制了一件又厚又大的被子,让正好要去学堂的邻居给儿子带去。邻居看到这条超大的被子,感到很奇怪:“你儿子那么小一个,怎么需要这么大的被子呢?”孟母笑着解释说:“我家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来款待孟宗的同学,他的同学大多家中也很贫困。在冬天寒冷的夜里,有这条大被子大家一起盖,不就暖和了吗?”

孝感动天 哭竹生笋

孟宗从小就十分孝顺母亲。有一年冬天,孟母生病了,连着几天没有胃口吃东西,守护在一旁的孟宗很着急地问:“母亲,只要您想吃,无论是什么,我一定煮给您。”孟母用微弱的声音说:“我以前吃过一次后山的竹笋,那可真是鲜美哪!” 这下可把孟宗难住了,当时正是寒冬,哪来的竹笋啊?这下可怎么办才好?

孟宗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只好走到后山的竹林里叹息。想着病床上虚弱的母亲,孟宗双手抱着竹竿,不禁放声大哭起来。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天地,不一会儿,太阳升起来了,暖暖的阳光融化了孟宗脚下的一片白雪,露出了下面的泥土;又过一会儿,传来吱吱嘎嘎泥土裂开的声音。啊!从地上裂开的小缝里钻出了好几个嫩嫩的竹笋。孟宗高兴极了,马上采了鲜笋飞奔回家,煮了一碗笋粥,并亲手喂母亲吃。说来也真神奇,孟母吃了笋粥后病就好了。

原来那时的古人只知道春天有竹笋,因为春天的竹笋都是长在泥土上面的,很容易掘取。而冬天的竹笋,也就是我们现在叫的“冬笋”,是埋在泥土里的。自从孟宗“哭竹生笋”后,人们才知道冬天也有竹笋,但是要挖开泥土才能找到。

孟母教子 为官清廉

孟宗后来长大了,在军队里做一个小军官。有一次母亲到军营里去看望他,晚上下起大雨,因为他们住的房子非常破旧,屋顶漏水,弄得母子俩夜里都没办法睡觉。孟宗觉得很对不起母亲,让母亲跟着自己受苦,难过得哭了起来。孟母却说:“怎么可以因为贫穷而哭呢!应当以此勉励自己更加上进才对啊!”

不久孟宗被升职管理渔业和盐业。一天,他看着池水中活蹦乱跳的肥肥的鱼儿,心想如果能让母亲尝尝这美味的鱼该多好啊!于是,他亲手编织了一个鱼网,从池子里捕了几条鱼,并用盐腌渍好后放在一个坛子里,托人捎回家孝敬母亲。

孟母见了腌鱼,很不高兴,把整坛的腌鱼退了回去,并让人转告孟宗说:“你是主管渔盐的官员,却捕鱼腌渍给娘食用。娘一直跟你讲为官应该清正廉洁,为百姓尽职尽责才是。”孟宗听了非常愧疚,就把鱼坛沉入池中,以此为戒,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好官。而孟母为了坚定儿子的决心,在孟宗主管渔盐的三年里坚决不吃鱼。

在慈母言行的感召下,孟宗为官清廉,尽心尽力为国家、为百姓做好事,后来被升为宰相,就相当于现在总理或国务卿的职位。而孟母孟宗母慈子孝的故事,伴着鲜美的冬笋,也一直流传到今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世说新语记载一则陶母教子的故事:陶侃年轻时做了官,专门管理渔场。有一次,他用坛子装满干鱼送回家,以此孝敬母亲。
  • 崔元暐谨遵母教,为政近40年,忠于职守。他将薪俸周济贫孤的族人,对他们的子弟,抚养教励。后虽官至丞相,但从不利用职权,使自己的子弟进入朝廷,以清廉俭朴,知名于世。
  • 《Summer Snow》与《我想念我妈妈》,很难相信这两者是同一部影片的名字。英译中,一个字都没对应上,也是让人服气。“我想念我妈妈”,直白,挖地三尺的接地气,这类电影我大概率不看;“Summer Snow”,夏日之雪,如此的文艺脱俗,更不是我的菜。然而,完全不搭的两者摆在一起,再加上鲜绿背景上鹅黄衣衫的小姑娘阳光灿烂的笑容,莫名其妙地,鼠标就点了上去。
  •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听、聆听。我很想这么做,但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知道曾经从多少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听到这句绝望的抱怨。其实,光是打开心房和耳朵并不足以让孩子说话!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德里克‧莱恩(Derek Lane)和林赛‧莱恩(Lindsay Lane)夫妇即将迎来他们结婚23周年纪念日,他们共同培养了一种自我控制和培养善良的家庭文化,相信语言是有力量的,规定一家人永远不说“我恨你”这三个字,这帮助他们的五个孩子专注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 十年前,一位有远见的母亲带着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由衷钦佩、对学习永无止境的热爱以及传播善意的使命,踏上了在家教育(homeschool)的旅程。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