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关注大陆央行5000亿放款等同大降息

人气 4

【大纪元2014年09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涵综合报导)9月16日大陆媒体传出中央银行将向五大商业银行放款5,000亿的消息,引发外媒关注。

彭博新闻社报导,大陆股市9月16日收盘后,国泰君安、国信等数家机构证实,央行当天对五大商业银行进行了总额为5,000亿的放款,相当于一次全面降准的规模。

国泰君安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邱冠华称,央行政策动机是因防止人造钱荒和在经济较差而又不降准不降息的前提下,变相做点事。

这次央行采取的放款方式为“常备借贷便利”(简称SLT),即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期限为1-3个月的中期贷款。

“这就像印钞票”,总部位于香港的Mizuho证卷亚洲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音译)说:“直接的影响类似于降低了0.5%的存款准备金”。

对中央银行来说,一次降0.5%的准备金是较大的幅度。按中国大陆目前的存款准备金比例,这5,000亿放款能在银行系统中制造出2.5万亿左右的货币。

彭博社称:“这一举措表明尽管大陆经济体已经债台高筑,政府仍决心使用广泛的经济刺激政策,以达到目前受到威胁的年7.5%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国信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钟正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央行此举意在鼓励商业银行放贷。一直以来,商业银行抱怨存款准备金率高,放贷能力受到制约;央行则认为货币市场利率并不算高,商业银行太顾及自身利益,而不顾及支持实体。

彭博社称,北京一直宣称大陆经济增长不靠短期的印钞票刺激,但自2014年初,央行已经实施了两轮印钞操作。第一次是4月份对所谓涉及农业的银行贷款降低了0.5%的存款准备金,到6月份央行又对大陆几乎所有商业银行降低了存款准备金0.5%。

令大陆央行纠结的是,前两次放款虽然以支持农业和中小企业的名义进行,但还是有相当部分的资金变相流入当局最不愿意进入的房地产行业。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对向实体经济放贷踯躅不前,反而把相当部分获得的央行注资转入影子银行等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机构闲以钱生钱的领域。

9月14日,大陆公布8月宏观数据,多项指标跌回金融危机深重时水平,创2008年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投资计划以来最差水平。其中8月发电量出现2014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比下降2.2%。发电量产量是“李克强指数”之一,彭博社把该数据的负增长称为“差得惊人”。

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3.4%,7月同比下降17.9%,表明中国房产市场泡沫问题仍很严重。伴随房地产市场下行调整而来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全面放缓,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爆发。

责任编辑:李穹

相关新闻
郑义:中国经济奇迹的秘密
大陆经济放缓消费低迷 或现新“鬼城”
福克斯:“中国成最大经济体”的宣称站不住脚
李克强再度承认中国经济靠印钞刺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