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低薪资将涨 挣低薪的华人工资不增反降

人气 176

【大纪元2014年09月06日讯】导言:中期选举临近,最低薪资水平的话题再度热闹起来,9月1日美国劳工节上,总统奥巴马在威斯康辛州发表演讲,再次呼吁提高美国工人的最低时薪标准。同日,洛杉矶市长加西堤(Eric Garcetti)也在参加庆祝劳工节活动的时候表示,将提高最低时薪、对抗贫困。然而对许多华人低收入打工族来说,政府规定的最低时薪标准似乎是一件与他们无关的事情。

(大纪元记者刘菲洛杉矶采访报导)目前美国的联邦最低时薪标准是7.25美元。奥巴马政府希望将最低时薪提高到10.10美元。但是国会未能通过相关法案。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可以制定高于联邦标准的最低时薪水平。
  
纽约州最低时薪目前是8美元,并计划2015年底增加到9美元,而纽约市长白思豪已经提议将最低时薪提高到13美元的水平。加州目前的最低时薪为9美元,2016年将调升到10美元。西雅图市议会6月2日全体通过将最低时薪升至15美元,为全美最高。
  
洛杉矶市长加西堤则提出将洛杉矶市最低时薪提高到13.25美元,在未来三年,第一年调升1.25美元,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调升1.5美元,2017年达到每小时13.25美元。
  
该提议受到一些工会团体的支持,另一些劳工组织则认为涨的还不够,应该将最低时薪涨到15美元。反对者认为提高最低时薪将会增加企业负担,减少工作机会。然而对众多身份问题还没解决的华裔新移民来说,最低时薪标准之争“与我何干”。

华人职介所:用你就不错了

在洛杉矶圣盖博市夏威夷超市旁的一栋二层小楼里,蜗居了数家华人开办的职业介绍所。一家挂牌“太平洋职介”的小屋内,走进了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向职介所的女职员介绍自己刚刚落地美国,想找一份装修工作。女职员则向他推荐了一份清洁工作——70美元一天,管午餐,老板接送,职责是居家清洁,洗地毯、刷马桶之类的活儿。

洛杉矶华人超市门外的布告栏上经常有招工信息。(刘菲/大纪元)

看到男子在犹豫中,女职员说:“刚来不要挑工作,用你就不错了”,还不住劝说:“来美国的都要放下架子,哪怕你在国内当大老板的。先解决吃喝,有落脚地再说。”
  
针对于政府官员推动提高最低时薪标准一事,女职员表示:对在正规公司打工的有身份者,也许有影响;对没有身份的打工者,“没有影响”。

过了试用期 工资不增反降

在隔壁的“中美职业介绍所”内,前来找工的华人Joey说:“华人圈子里没有固定框架,不像美国人。华人(薪资)要高高得很,要低低得很。”他认为法律观念无论在中美两地的华人中,都非常淡薄。
  
另一位前来找工作的男子以过来人的口吻说:刚下飞机的人,月薪1500美元的工作都愿意干。现在在南加州地区或附近州打餐馆工,从早上10点到晚上9、10点,一天干十多个小时,也不过1800-1900美元,没有什么最低时薪标准之说,“你愿意干就干,为生存竞争一份职业,就得不断表现自己。”
  
一位在华人开办的快递公司打工的洛杉矶新移民曾对大纪元说:“我刚进公司时老板说,前2周(试用期薪资)为一小时8美元,留用后9美元,三月以后10美元,但是根本不兑现。我9个月后问他,他回答说:‘老X你这么大年龄上哪儿找工作,爱干就是这个价位,不爱干另谋财路。’不仅没给我涨价,还给我降到8块、7块。”
  
他称老板解聘一个工人随心所欲,还用“试工”的方式节省开支,“华人有的是,爱干不干。公司用试工的办法节省工资开销——天天打广告招聘,试1-2小时,一分钱不给。它不是真正招工,就是缺少临时劳动力。”

无证移民遭遇“薪资盗窃”

根据非营利组织“人为影响合作”(Human Impact Partners)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劳工中心(Labor Center)今年8月联合推出的一份洛杉矶薪资盗窃(Wage Theft)评估报告指出,在低薪行业工作的移民工人、女性和少数族裔工人是薪资盗窃的最大受害者。
  
洛杉矶郡大约有65.5万低薪工人每星期都至少经历一次薪资被压低、克扣的事件,损失超过2620万美元,“使洛杉矶成为全美薪资盗窃之都”。其中最易被克扣工资的工种是:制衣工人、保安、餐馆工人、家政从业人员(护理工、保姆、女佣和管家)、零售业工人、建筑工或者短工、洗车工。
  
UCLA劳工中心主任黄道权(Kent Wong)对大纪元说,他们对地下经济的研究是基于一般公众,没有专门针对华裔,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侵权事件在无证移民身上尤其流行,包括亚裔无证工人。实际上,最低薪资和其他劳工法律保护所有工人,无论他们是否有合法身份。所有雇主都应该付给其雇员至少最低薪资。如果雇员工作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还应该付给他们1.5倍的超时工作费。……问题是许多无证工人包括亚裔,不知道自己的权利,而且因为身份问题不敢行使权利。”
  
他说:执行劳工保护法的唯一途径是工人要敢于站出来举报被侵权的现象,政府机构才会进行调查,为他们伸张正义。现任加州劳工委员会主席苏维思(Julie Su)恰好是华裔。而且亚裔人士约占洛杉矶劳动大军的10%,但是来自他们的举报要远远低于这个比例。

华人创业 语言是最大障碍

洛杉矶“亚太裔就业联盟”(Pacific Asian Consortium in Employment)是一个旨在帮助亚太裔解决创业、就业和职业培训需求的非营利机构。其位于洛杉矶艾尔蒙地市(El Monte)的贷款部经理山丹丹的主要工作是为中小企业主提供贷款服务,他说自己客户其中30%左右是华人,行业不仅有装修、按摩店、餐饮,还有开卡车运输公司和零售小店的。
  
他表示,“经济衰退对华人生意,没觉得有特别大的影响。”经济复苏后,“雇人需求也没有(增加)许多”。如何增加销售额,才是华人业主最大的挑战,“毕竟语言有限,所以他们针对的市场相对有限,怎么扩大市场,对他们来讲是比较大的问题。”
  
他说:如何突破语言关,外界能提供的帮助有限,还要靠华人自己一点一点攻破,或者雇人来做。
  
在洛杉矶一家华资古董行供职不久的小袁说,他来自香港,在美国读的会计专业,毕业后换了好几个工作,最近一次找工作花了一个月时间,经过朋友介绍进的这家古董行。他说:找华人公司工作还是比较容易,找洋人公司的工作就要困难些,主要原因还是语言文化上的隔阂。

华裔“非传统就业者”的辛酸路

然而即便是获得合法身份的华人移民,往往因是自谋职业者(Self-employed),也得不到劳工法中最低时薪标准等条款的保护。
  
洛杉矶“亚太裔就业联盟”(Pacific Asian Consortium in Employment)是一个旨在帮助亚太裔解决创业、就业和职业培训需求的非营利机构。据其位于洛杉矶艾尔蒙地市(El Monte)的贷款部经理山丹丹介绍,他们每年服务来自圣盖博谷华人区的约3千客户,其中华人新移民以自雇方式为生的情况十分普遍,“我们帮助的客户里面差不多90%都是这种情况”。
  
他们主要从事装修、按摩等职业,身份大多都是通过“庇护”得到的。
  
“装修是一大块、相对对语言要求相对低一点;还有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是按摩,占百分之六七十,比装修还多。做按摩更容易一点,在这种学校学几百个小时考执照就可以做了。装修需要很长时间学徒,自己做还要去揽活,风吹日晒也比较累一点。尤其对女性来讲,更多会选择做按摩。”

雇员或合同工?业主打擦边球

山丹丹说很多雇主和企业把员工定义为独立承包人(contractor)还是雇员(empolyee)问题上打“法律擦边球”:“怎么从法律上衡量这是一个雇员还是contractor?很多企业并不是很清楚,加之它不想承担(雇用)雇员在税收和福利上面的负担,所以就用contractor,给他们发1099(报税表)就完了。”
  
“其实很多已经是在违反法律要求了,因为法律规定,需要到你的工作场地工作、每天按照固定时间来工作,那他就是雇员。华人不知道这一点,也不知道怎么抗争,也就这样做下来了。严格来讲,如果这个人去告他们(雇主)的话,他们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
  
“这种情况属于民事纠纷,只要员工不告,也不会有人去执法。……华人找一份工作挺不容易,所以他轻易也不会去告。”

议员提案扩大劳工法覆盖范围

不仅在华人社区,非传统就业在全美也呈增长趋势,企业越来越依赖灵活高效的合同工、实习生等非全职员工。1938年通过的美国《公平劳工标准法》(Fair Labor Standards Act,简称FLSA)在准确定义这些非传统工种上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公平劳工标准法》是20世纪美国劳工法的核心,该法律规定了最低薪资标准,加班权利,还废除了童工。但是它也存在很多漏洞。很多员工不在其法定范围内,如保姆、卡车司机和公司高管。
  
然而躲避《公平劳工标准法》的终极对策是根本不顾员工,“非标准”(Nonstandard)工作包括:兼职工、季节性劳动力等。公司不必为这些合同工付社会保险和事业保险,所以误判工种对政府来说是一大笔税收损失。为此,今年5月,康乃迪克州民主党国会议员乔.考特尼(Joe Courtney)提出“防止薪资欺诈法案”,将《公平劳工标准法》的覆盖范围扩大到非雇员(non-employees),并对错误定义“雇员”和“非雇员”的雇主进行罚款。
  
类似的法案曾在2011年和2013年在参议院提出,但是外界普遍不看好该提案能通过共和党占多数的众议院。

责任编辑:王和

相关新闻
最低工资 新移民妇女最受惠
主计长评2015年预算:纽约市经济复苏形势乐观
从事副业赚钱的四个方式 年收入至少10万
七一全球退党日 退党中心吁中国人全民三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