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生活成本见涨 华埠一元菜市人头涌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5年10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每天下午4点半,华埠勿街市场里的果蔬铺陆陆续续开始“收市”,有两名年轻人推着小推车,开始在勿街果菜市场的人行道旁,把收集的剩菜处理后按种类分拣成一袋袋,一棵菜剥去几片皱巴巴的外包叶子,里面部分还完好无损,一颗白萝卜切去一角,莲藕切头切尾的,还有番茄、圆椒…,1元一袋售卖,总能吸引大批长者光顾。

退休大妈专买一元菜

9月29日下午6点半,天已经擦黑,华埠中国城超市对面,勿街130多号的几家卖果蔬的商铺前,人头涌动,62岁的包大婶已经很有经验,直奔勿街139号摊档那些堆成一堆、“一口价”的便宜菜而去。

“每晚6~7点收市,6点半前后是最喧腾时节,菜贩普遍会处理一些快要坏掉的蔬菜水果,这时候有很多的‘1元菜’可挑,菜只是蔫巴了,泡泡水就好,大部分还可以吃的。” 包大婶说,甚至还有福州人骑着脚踏车来,一买就买20元送到餐馆。

“捡”到了便宜菜,包大婶觉得很有收获。包大婶和老伴都退休了,现在两人退休工资合起来1, 000多美元,尽管这些是剩菜,但比正常菜价便宜一半,“平时1~2元/磅的菜,现在一元能买3~5磅,我俩夫妻一天能省下3~4元,一个月下来能省个100元了。”

专门来捡便宜菜买的刘女士来自沈阳,看着还较年轻,但因病退休的比较早,夫妻两人的退休金也是1, 000元左右,她说,纽约生活成本高,节节上涨的房价和菜价让她有些吃不消,“肉价菜价样样涨得这么快,按这个速度涨下去,像我们这样拿退休工资的可怎么办啊?就这点收入,能怎么省就怎么省。要是再都去拣好的买,咱哪吃得起呀。”

年轻人“捡便宜” 一元摊店员不乐意

一名果蔬批发商告诉记者,科西街露天蔬果批发市场的菜也相对便宜,不过“批发回来的都是不太新鲜的次货”,是因为农场着急脱手,所以摊主进货的价格很低廉。和科西街比,勿街菜铺收市时的菜往往是当天的菜,当日清空,以便腾出位置来,次日可以进新货。通常果蔬早上刚进货时的卖相最好,到下午变蔫了,就卖便宜一些,所谓赚头蚀尾,“质量也差不到哪里,一元买一堆菜,对街坊是一种帮助。”

“便宜兼靓正”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顾客,大多是六七十岁的大妈们,但也有年轻人。在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下,勿街摊档的几位员工三头六臂、七手八脚,吆五喝六。有的店员焦躁,一趟趟的把店里的蔬菜分批拿出来,嘴里吆喝人让道,粗声大气,好像吵架,见到30多岁的也来等着“捡便宜菜”,脾气坏些的一急就骂:“不卖给你!”有的摊主则稳很多,眼皮低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边应对,一边嘴里嘟哝“别挑了,要挑就买那边(正价)的”。

挨骂老顾客委屈 业内人:相互包容

“一元菜”没人能说得清楚它到底存在多久了,人瑞中心主任伍宝玲说起数十年前,她独自一人抚养4名年幼孩子的时候,也常在下班时买这种一元一堆的蔬菜,在费用有限的情况下,尽量给一家大小做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不过演变到今天,在生活成本日渐高涨的背景下,“一元菜”供需两方闹起了矛盾。

“他的菜没得说,价钱便宜,菜品选择又多兼品质好,唯一不足是服务态度不好,天天骂人,有心想介绍其他朋友来买,又不敢介绍。”刘女士说。包大婶自从29号晚挨骂,更是气得打911“报警”,“你卖你收钱,我不欠你,为何要骂人?”

一名蔬菜批发老板为记者解疑说,一元一堆的菜已经没钱赚,但有的顾客爱挑三拣四,不要前面的一堆,非要最里面一堆,围成一圈在那里挑菜挑半天,还有人爱用大姆指的指甲狠狠掐一下,看看是不是嫩,“瓜果都掐了,别人怎么买?有人看到有指甲印就不买了,说里面有细菌,造成商家的损失。”“摊主让你挑,那是正价的价格,便宜处理的时候,人家就不让挑了。”

“被骂不舒服,老板看他们这么挑,也不舒服,大家互相包容吧。”蔬菜批发老板说。也有侨领说,唐人街生活成本高,退休老人绞尽脑汁省钱,商家日子也不好过,房地产税疯涨,穷人来采购就罢了,如果有钱人也来专拣便宜货,老板能挣几个钱?还怎么维持下去?”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