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这胖胖的小东西是什么呀?还爬到皮划艇上玩

看更多文章»

动物园传授 分辨水獭河狸的7个秘诀

【大纪元10月4日报导】(中央社台北4日电)台北市立动物园今天表示,常有民众分不清楚水獭跟河狸,其实两者并不难分辨,动物园有7个小秘诀,包括食物、筑巢地点、活动习性等,其中最简单的分辨方式,就是尾巴形状。

动物园表示,3只从金门紧急送到动物园救伤的欧亚水獭“大金”、“小金”和“金莎”,因萌样破表而拥有高知名度,同样超萌的小河狸“娜豆”在7月22日诞生后,却经常被民众兴奋地误认为水獭,不过其实要分辨它们并不难。

动物园说明,河狸和水獭虽然都是哺乳动物,也同样是游泳健将,事实上它们没有亲戚关系。水獭是食肉目的捕鱼高手,食物包括鱼、虾、蟹、蛙等,河狸则属于啮齿目动物,是素食主义者,不断增生的门齿是啃食树枝的最佳工具。

水獭宝宝是晚熟型,刚出生的小水獭眼睛还没张开,没有牙齿,也没有行动能力,约2个月大才开始跟妈妈学游泳。河狸宝宝属于早熟型,生下来眼睛就是张开的,也能立刻下水游泳。

水獭是独居动物,除了育幼期外通常单独活动,会在土堤等处挖掘浅穴当作繁殖期的育幼场所;河狸是小家庭一起行动,会将咬断的树枝拖到水中堆叠筑巢,经常堵住溪流成为自家的护城河,因此有筑坝高手之称。

水獭具有流线型的身体、既粗且长的尾巴、脚趾间有蹼,不论在陆地上或水中的行动都很灵活,游泳的速度每小时约9.6到11公里,水獭不完全是夜行性,白天也会活动与觅食。

河狸则是夜行性动物,头大、腿短、脚趾间有蹼、尾巴扁平,在水中可以游出每小时7公里的速度,但在陆地上行动缓慢。

动物园说,民众看见河狸或水獭时,如果在陆地上和水中行动速度都跟演武侠片一样的就是水獭,有着大头和平板状尾巴的是河狸,用以上的小秘诀,可以很容易的分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