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市议员欲打击非法改建(下)

华裔屋主及关联行业料受冲击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5年11月17日讯】导言: 11月10日,在布碌崙戴克高地的78街夹9大道附近的一处民房前,纽约市议员蒋特利(Vince Gentile)表示,将和多位民意代表、社区组织合作,采取措施遏制房屋非法改建风。蒋特利说,市房屋局发现该房产内部存在非法挖掘、非法电路安装等问题,修建已经超过许可范围,于日前已经发布停工令。他希望以该房产为例,展示非法房屋改建的影响,并表示,他将发起议案,严查房屋非法改建。不少华人担心,此举将在多方面对华人造成冲击。

(大纪元记者杜国辉纽约报导)由于新移民的增加,租房人数不断增长,有心人士注意到租房市场有利可图,买房的人也开始增加,特别是不少新移民,拿着现金买房的不在少数。新一波华人买房的目标已经从布碌崙八大道附近扩展到戴克高地(Dyker Height)、班森贺(Bensonhurst),这些买家的特点是买后装修、改建,然后出租。房价也从原来的一栋两家庭楼(屋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成交价70、80万美元,涨到100万美元,而改建后的房价至少有130多万。

陈先生是一家建筑装修队的老板,他的修建队可以同时在三个地点施工。他介绍,通常装修费用大约是20多万美元,施工期为三个月,如果是改建,施工时间拖长一、两个月,造价则根据项目的要求而不同。

自己有修建队伍的广东籍梁先生,在65街附近花70多万美元买了一个一家庭的楼房,再花了28万自己修建之后,房屋市值涨到135万。增值近一倍。而“材料费才十三万。”梁先生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

申请改建工程越来越难

自己拥有工程队、有执照做施工工程设计的曹老先生介绍,政府审批房屋改建工程的时间,从设计师或工程师的设计方案上交到房屋局,到批准可以开始施工,正常需要半年的时间。审批项目主要考虑建筑面积和居住面积的比例、卧室窗户,以及设计是否符合市消防条例、楼梯的宽窄;还有,是否是在工业区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改建后的家庭数。比如,卧室必须有窗户,有些筒仓隔成的卧室就属违法。”

当然还有社区环境的限制。修建队的老板陈先生说,房屋改建项目在过去的三、四年中增长迅猛,但从今年开始有放缓的趋势,“可能到明年就更少了。”原因是“施工申请越来越难批准。” 而且,以前如果施工中监察员发现违规,他会给个停工令,贴在门上,施工队通常不必理会,过几天就没有人再关注了。但现在不同了:如果你没有按照要求做,会被罚款或吊销工程许可等。

陈老板还说,房屋改建难获批准的另一个原因是: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无限制地发展,楼也不能无限制地改建。“比如,一个地区的上水、下水是有能力限制的,原来可以供多少户人家使用,你突然增加许多家庭,供水、供气、电都会有影响。”

非法改建过的房屋隐患多

计划提出议案严厉打击非法改建的市议员蒋特利表示,房屋非法改建引起的问题很多,比如垃圾增多;上、下水系统负担增加。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到居住者和邻居的安全,比如有些房屋把原来用作防火通道的地方变成一户人家的进出大门;还有,改建后的房屋内部结构变化,导致紧急事件发生时,居住者出不来,救援人员进不去,或者进去了也因结构变化而不知走向。几年前,曾有消防员在救火时被烧死,原因是房屋内部结构变化导致找不到出口。“改建直接影响生活品质。”蒋特利说。

布碌崙戴克高地的一处房屋改建工程工地,华裔工人正在给地库安装窗户。(安心/大纪元)

社区未经许可的房屋施工也是个巨大的隐患。第11社区委员会副主席罗添福博士介绍,“曾经有华人老人和小孩在私自接驳煤气管道的房间(地库)里,被煤气薰死的事发生。”  
 

名校学区 改建更盛行

房屋改建还造成另一个重大的影响是学校的学生人数。“比如一个学校就(只)可以容纳那么多学生。一下多了那么多的家庭,多了那么多的孩子,学校也会拥挤不堪。”陈老板说。 市议员蒋特利也表示,非法改建问题在不断增长,如果没人检查监督的话,整个社区的人口结构都会改变,“在一些有非法改建屋的地方,如果仔细看看这些地方,调查一下那里的学校,你会发现,那些学校都有过度拥挤的问题。”

戴克高地的一处房屋改建工地。(安心/大纪元)

在布碌崙,比较知名的176公立小学,座落在69街夹12大道的接口,有近一千四百名学生,其中亚裔占62%。据市主计长办公室审计,该校的使用率大约是设计人数的175%,几乎超过一倍,学校没有足够的教室,不得不把之前的教师办公室改成小教室。还有戴克高地78街夹9大道附近的127小学,与本文之前提到的典型非法改建案例仅一街之隔。该小学的学生人数为523名,比法定人数的296人多出77%。

不过,到底是因为好学区带动了租房市场和非法改建,还是非法改建导致学校拥挤,记者尚不得而知。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父母为子女教育几易住所的故事,在现代的美国,为了孩子的教育而搬家的中国父母也不在少数。陈女士原在肯塔基州住,后来为了孩子的教育来到纽约,“当时我们打听了一下,就听说176小学不错,于是我们就搬到附近来了。”

176小学所在的第20学区教育理事伍溢文表示,该学区好,不少华人慕名而来。小学是学区入学制,要想入学,必须住在对应的学区。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