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沧桑岁月

作者:方静
font print 人气: 58
【字号】    
   标签: tags:

是缘分的牵引,让I、V和我在离散多年之后,还能相聚一堂、共叙往事。虽然,那神采飞扬、风华正茂的青春时光,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其间,有些许凄凉,也有些许庆幸……

毕业后,钟鼎山林、各奔前程,即使咫尺,也成天涯。这些年,和I断断续续偶有往返;而V则行踪不明、杳无音讯。最近,或许是因缘俱足、时机成熟吧,我们在智慧手机通讯软体上,再度相遇。

而相遇,“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I的状况,向来略有所闻,她有一个来自遥远星球的孩子──自闭儿,今年二十岁了,一路跌跌撞撞,走得很艰辛。还好,做母亲的根器不浅,了解宿命、懂得认份;因此,虽任重道远,倒也能逆来顺受、苦中作乐。

V的故事,听来教人心酸与不忍。睽违的日子里,她历经家道中落、父母卧病、至亲过世和兄妹反目,现在双方正对簿公堂,闹得沸沸扬扬、人仰马翻。而二老的遗愿,是支撑V拼博的最大力量,看来,这场官司旷日费时,还要继续缠斗下去……

相形之下,我的际遇平淡无奇、不足挂齿。只是,回顾前尘往事,那数载的病痛与迷惘,长年的奔波和求索,过后,仍不免心有余悸、恍如隔世。所幸,“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因为烦恼与无常,我走上了修炼的正途。

说到伤心处,V眼角泛泪、不能自已,聪明慧黠的I灵机一动,开玩笑的逗她:“这样吧,我们来交换苦难!”V回过神来答复:“不要!都已经习惯了,还是担着自己的那一份吧!”刹那间,走出时光隧道,我们又回到糕点香甜、饮品醇美的咖啡馆中……

诗人席慕容说:“快乐呀忧伤呀,是我的担子我都想承受”,而承受,是承担与接受。接受之后,才有勇气承担,而真正的勇气并不是一点都不害怕,而是即使非常害怕,却依然去做应该做的事。

人世沧桑、岁月悠悠,我们终将在各自的故事里老去,甚至消逝,而这个结局无人能幸免。差别之处是──在苦难与悲欢之前,有人望而却步、自暴自弃;有人随遇而安、从容以对。但愿,我们都成为后者。@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最近的两次餐叙,都去了同一家餐厅。店家颇具巧思,“茶”无所不在,以茶入菜肴、入汤品、入甜点,当然,入饮料,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置身其间,被层层叠叠的“茶”氛重重的笼罩、围绕着,清新雅致、淡而有味,让人欢喜、引人入胜……
  • (shown)我经历过生与死,快乐与哀伤,天堂与地狱;最后我终于了解,我存在一切之内,一切也存在我之内。
  • (shown)要想让自己不产生邪念、不做恶事,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善念长存于我们的心灵。
  • 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界线里,其中有我们自己熟悉的环境,与认识的人......
  • 可堪告慰的是我们已逐步增长了智慧,有能力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改变的;然后,在变与不变之间细细的去斟酌、领悟何谓“放下执著”、“当下即是”的蕴涵……
  • 只要顺天应时、自我节制,就可以获得“永续利用”的自然资源,达到天人和谐之境。
  • 新奇、迅捷的感官刺激之后,我们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
  • 中年后的我们,无论走了多远、隔了多久,在某些时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频频回顾,不也是一种“回游”吗?!这是生命基因对原乡的记忆,和深深的眷恋。不同之处在于──人们往往是从味觉中去追忆那些朴实、静好的岁月……
  • 生命中的试炼,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何止于区区“免费”一端呢?!而要想顺利的通过每一次的关卡,并不容易,必须得有深厚的智慧与坚定的意志才行。
  • 虽已立春,但强烈冷气团来袭,寒流发威,温度骤降,到处冷飕飕的,连一向暖和的南部也难幸免。然而意外的,日前,在这酷寒时节的偏僻客家村中,我们遇见了春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