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减少支出增多 中国债务危机愈演愈烈

人气 58

【大纪元2015年03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综合报导)中共财政部近日发布了大陆1月份和2月份的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57万亿元人民币,考虑部分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影响,收入增长仅为1.7%。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1.8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5%。收入减少支出增多,中国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石英》网络杂志表示,中国的债务真的很吓人且在恶化。

政府债务水平猛增 预算赤字增大

在3月份举行的中共两会上,中共财政部长楼继伟表示,国内外形势决定今年中国财政必须适度扩张,2015年财政赤字将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7%。这是自2009年中国推出大规模刺激措施以来,中国财政缺口规模最大的一年,预计2015年财政预算赤字为1.62万亿元人民币。

据美国之音报导,《中国即将崩溃》一书的作者章家敦认为,虽然2.7%的比率要低于国际公认的3%的安全警戒线,但仍有两个因素会让中国经济的观察人士感到不乐观。一是中国今年的GDP能否实现政府预期的7%。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6.8%。二是中国是否会按预算执行支出存在疑问。中共总理和财长都表示,如果今年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中央政府将会加大支出刺激经济。

章家敦表示,除提高政府支出外,中共政府没有其它更好的刺激经济的办法。如果扩大开支,中共政府的预算赤字率就可能超过美国。

然而,任何扩大支出之举都可能会增加中国已经十分庞大的债务水平。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今年初的一份报告说,2014年,中国国家债务总额达到占GDP的282%的水平,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甚至高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水平。报告显示,自2007年至今,中国总债务水平增长了三倍。

报告显示,在中国的全部债务中有近一半与房地产有关,包括家庭债务、非金融公司债务和政府债务。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2014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事件时有发生,导致中国国内银行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全线上升。

美国《石英》网络杂志3月19日报导说,中国的债务已经变得失控,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发布的报告,中国偿债率(用来偿还债务的资金占据GDP的比例)已经突破红线。另外,中共当局必须允许经济增长稳定放慢以便它们不会触发一场金融震荡,而达成这个目标的最佳赌注——银行借贷——也恰恰是他们最大的威胁。中国企业债务占据GDP的125%,这个比例已经巨大到危险的程度。

根据法国农业银行经济学分析师姚伟的看法,截至2013年,中国偿债率相当于GDP的39%。当然,这不意味着中国真的在偿还这么大的数额。很可能银行在无限期的滚动(借新还旧)这些贷款当中的很大一部分。这件事的可怕之处在于,即使银行无法拿回欠债,中国的债务负担仍然持续增长,并且经济在急剧放缓。这很可能是因为人们认定政府对这些贷款给予隐性担保。

《华尔街日报》3月17日报导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借贷爆炸令中国的债务GDP比例暴涨,在七年里从120%上升到200%。这样一个迅速的债务飙升类似于其它国家在危机之前的借贷积累。在中国的情况下,一个年增长9%的经济如何能支撑借贷增长15%的偿债?

中央政府与地方债务切割 地方债失去靠山

2014年底,中共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性债务的管理意见》(即43号文件),文件中除了规范地方债的发放等规则以外,还把中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债务切割,即中央政府不对地方债务兜底,中共试图避免当地方债偿还爆发危机时,逼迫中央政府对债务兜底从而把地方债务转化为中央政府债务的可能性。这样一来地方政府之前对中央政府的靠山失去了。

至今中共当局没有公布地方债务的规模,国外研究机构估算中国地方债务水平在20~30万亿元人民币之间。而2015年是地方债偿债高峰。

中国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同比全线下降,契税下降12.5%,耕地占用税下降19.7%,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下降36.2%,房地产营业税下降1.6%,土地增值税下降8.7%。

社科院财经院综合经济战略研究部副主任汪红驹称,今年1~2月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下降36.2%。中国财政收入“告急”。而据德意志银行称,到2013年,卖地收入占地方政府收入的比重已升至35%。卖地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23%。

一财网援引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财经院院长高培勇日前讲话称,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面临跌破7%的危险。以财政收入为例,今年1~2月,黑龙江、辽宁、山西、天津财政收入增幅分别为-26.2%、-13.5%、-24%和-8%。国有集体企业都出现负增长。

在已公布的2015年各省市政府预算报告中,除北京和上海基本能够实现收支平衡外,其余多数省份将出现预算赤字,其中,广西、黑龙江和新疆等地预算收入不及收入的一半。

在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上,中共面临两难选择。一方面,如果不允许地方政府在预算外举债就可能因政府支出骤减而加剧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另一方面,如果不加以限制,地方债务问题有可能失控。

中国债务或引爆危机

中共官方不久前表示,70%的地方政府债务属于投资性质,将会有不错的回报,言外之意不必担心。但美国之音认为,这种乐观的看法是建立在一个不断走强的房地产市场的基础之上的。现实是除房地产市场以外,煤炭、钢铁、水泥等行业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债务比例正迅速攀昇。

此外,政府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回报期漫长。中共国家发改委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2009年~2013年政府的无效投资造成6.8万亿美元的浪费,占到投资总额的几乎一半。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外媒:中国债务成定时炸弹 危机逼在眉睫
美多数经济家预料中国将爆发债务危机
香港的中国债务陷阱 专家拉响更多警报
外媒:中国债务狂飙 或为风暴前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