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中国债务陷阱 专家拉响更多警报

人气 4

【大纪元2014年07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所有的眼睛本周都在盯着香港的呼吁民主改革的抗议游行,它的人数因为北京最近的强硬姿态而膨胀。但是香港很快将会有另一个抱怨。对于香港银行向大陆发放贷款的热潮,专家拉响了更多的警报。

在分析家和监管机构就香港银行对大陆的贷款发出一系列警告之后,这个潜在的债务陷阱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

香港向大陆的借贷快速膨胀

《市场观察》6月29日报导说,最新的警告来自于上周的穆迪。他们重申早先的警告,香港银行给大陆机构发放的借贷快速膨胀。香港对大陆的风险在2013年上升了29%,达到2.3万亿港元,占据整个银行资产的20%。

国际货币基金和香港金融管理局最近对于香港资金发送给缓慢而脆弱的中国经济也发出类似的担忧。

今年早先,证券商Jefferies形容香港发放给大陆的贷款是“抛物线式上升”。他视之为香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从2009年的几乎为零,这个借贷已经达到香港GDP的150%。

两个金融系统汇合是未知领域

《市场观察》报导说,这个飙升说明我们在谈论一个相当新的现象,它跟美国央行的大规模量化宽松,以及中共一系列国际化人民币的措施相重叠。这也意味着,评估这两种不同的金融系统汇合所带来的风险水平让我们处于一个未知领域。

我们所知道的是,香港对大陆的借贷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位列第一。本月早先,惠誉计算,香港对大陆的风险达到7980亿美元。相比之下,亚太其他国家或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日本,澳门,台湾等地对大陆的风险总共是4000亿美元。

人们除了担忧中国蹒跚的经济会影响贷款组合之外,还担忧来自于中国国内银行系统各种弊病产生的潜在的连锁影响。

中国信用质量令人怀疑

《市场观察》报导说,长期以来人们怀疑中国的信用质量,尤其是滚动问题贷款(借新还旧)的做法。同时在过去一年,影子银行和理财产品的爆炸增添了新一层的风险。

在最近几周,市场受到有关金属融资欺诈的消息的惊吓。调查发现,金属要么不存在,要么同一批货物被重复抵押给不同银行。

总而言之,人们长期的印象是,胆小的人不适合向中国提供借贷。

然而,尽管有这么多恐怖的故事,有一个广泛持有的信念是,至少对于中国国家银行,政府可以逆止任何损失。

但是对于向大陆借贷的香港银行,他们要如何去拯救自己?他们也可能指望北京政府站在它们背后吗?

对于大陆银行的香港子公司,人们预期贷款是有隐性担保的。但是对于香港私人银行,“一国两制”不太可能伴随着一张空白支票。也许个别银行将不得不依赖有足够的“关系”来确保他们的贷款无恙。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股票透视】香港恒生银行
香港老牌富豪银行家利国伟离世 政商要人送别
内银打入香港金融中心 或再掀并购潮
香港本地客主导新楼盘 大陆客购买欲下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