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海外并购趋谨慎 万科拒买海外地标

人气 39

【大纪元2015年04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梁珍香港报导)近年来,面对大陆楼市下滑,包括万科、绿地、复星及万达等大陆房地产巨头,纷纷大举收购海外资产。据统计,中国的房地产投资额从2013年的117.1亿美元增加至157.2亿美元,而在2011年时这类投资只有37.2亿美元。不过,这类一窝蜂的投资热亦有风险,万达商业地产表示,未来将谨慎发展海外项目,每年将只收购一到两个海外项目。万科则表示,对收购海外地标没有任何兴趣。

近年来,万达在海外并购步伐惊人,从旅行社、到院线公司、游艇,早前甚至被传要买下好莱坞,而商业地产一直是万达的重点收购项,年初还砸下10亿美元买下悉尼地标建筑。

不过对于未来海外并购,万达商业董事长丁本锡表示,海外并非万达的主要市场,强调未来不会有大规模投资。“我们不会去投那些投资非常大,长期回报率又非常低的项目。接下来几年会有个别很好的项目可以考虑,但是不会有很多海外项目的并购。”

海外并购或有政策风险 选回报率高投

万达集团副总裁兼财务总监刘朝晖表示,集团目前在欧洲、澳洲,还有美国等地共有六个项目,未来对海外并购采取谨慎态度。他坦承,海外发展确实存在不同的风险,为防范政策风险和投资风险,“万达选择的城市都是资格健全,市场运营良好,当地合作伙伴和专业结构都非常成熟的城市。”

至于何谓政策风险,刘朝晖会后向本报表示,“我们现在不去印度和俄罗斯。因为这类国家有政策风险。欧美发达国家没有政策风险的市场,我们才去。”

不过,对于香港市场,上市不到半年的万达显然很有兴趣。丁本锡说,万达特别想进入香港,但是香港竞争也非常激烈,当地开发商也非常有实力,非常成熟,“公司会密切关注,一有机会还是会进入。”

万达商业财务总监刘晓彬表示,今年投资物业收入目标增长30%,预计收入及利润占比分别提升至逾10%及38%。

万科:对收购海外标的项目无兴趣

于此同时,万科亦大举收购海外资产,包括进军香港。去年4月万科曾预测未来海外融资比例,将超过20%。对于万科海外收购策略,万科总裁郁亮在业绩会上回答本报提问时说,万科有自己独特的定位,“我们绝不是有钱就出去,我们对收购海外地标没有任何兴趣,也不是为了在海外建新唐人街。”

拟独资香港投地

郁亮表示,他们注重和海外第一流的发展商一起合作,以此吸取好的经验。

但对于香港,郁亮强调和海外发展策略不同。他们看好香港市场,未来会愈来愈多参与香港市场,并希望更多以独资方式投地,不论是市建局、港铁物业或投新地均会考虑。

世茂:大陆发展房地产和政府保持距离

世茂房地产主席许荣茂则向本报表示,未来将积极参与香港发展,但就指香港的土地被炒的很高,“很难中标”。集团去年标投到的东涌酒店用地,计划兴建四、五星级酒店,提供一千多间房,最快两年后落成,预料毛利率可达五成以上。

另外,去年世茂和佳兆业、富力地产、英皇组财团入标大围站项目,但未能中标,其后佳兆业更爆出疑卷入贪腐案等连串风波。对于大陆发展房地产是否面临政治风险,许荣茂就表示,会和官方保持适当距离,“不要整天饮饮食食”,又不会参与涉拆迁的项目,“很多麻烦事”。世茂董事局副主席许世坛表示,他们没有再和佳兆业合作。

内房股大跌

至于三家内房业绩均有增加,万达去年总收入达1078.71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增长24.31%;纯利248.39亿元,增长10%,每股盈利6.51元,派末期息95分。万科收入录得1379.9亿人民,按年增加8.3%。纯利157.45亿元,增长4%,每股收益1.43元,末期息增加至50分;世房纯利为81.04亿元,按年升9.66%;每股盈利234.3分;派末期息减少至60港仙。

不过,虽然中共央行放宽第二套房首贷比例,但内房股先升后跌,润地跌1.4%;万科跌1.4%;世房跌2.3%;中海外跌4.2%,收报24.9元,为最弱蓝筹。

责任编辑:蔡恒

相关新闻
杭州楼盘惊现跳水价 打响大陆楼市降价第一枪
大陆房企扎堆商业地产 泡沫化明显无人接盘
中国千亿房企大举投资海外 转移资产避险
大陆楼市量价狂跌走资加速 中资转投香港房地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