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涉“医疗福利”欺诈 纽约两华人被约谈

人气: 172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大纪元2015年08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日前有两名纽约华人被政府查出不符合白卡(医疗补助福利Medicaid)的申请资格,一名华人被政府约谈,追讨他欠政府的2万多美元的福利金;另一名陈姓男士则被查出5年前诈领白卡,花费8,000多美元福利金,因无视约谈通知而被告上法庭。

这两人近日到纽约联成公所求助。赵文笙顾问建议他们应与政府配合如实回答,并协商如何把诈领的福利金退还。若采取逃避办法,可能会面临福利欺诈等刑事罪名。

政府约谈前已掌握一定证据

“过去几年,我经手的就有400多名因福利欺诈上联成求助的华人。”赵文笙说,这些人都收到市府人力资源管理局(HRA)欺诈调查和执法工作组的约谈信件,要求他们解释超过申请医疗补助标准的收入来源。

赵文笙说,既然约谈,说明政府已经掌握一定证据。现在政府的电脑联网,很容易查到当事人何时何地购置了房产,银行借贷多少,月供款多少,政府对这些情况一清二楚。

他说:“你(如果)拿政府福利,哪里来的钱买楼、每月供款?你不信,他从电脑里打出这么长的证据出来,看你怎么说?有人说他出租就可以还贷了,出租也是收入,你隐瞒不报,也是骗政府。”

赵文笙表示,他服务社区这么多年,经手的福利欺诈案可用“千奇百怪”四个字形容。有一对夫妻声称自己“名下没有钱”,可仍然收到政府的约谈信,大呼冤枉。在赵文笙追问下,两夫妻才透露公司拥有整栋楼房,“我问这家公司是谁的?回答说是他俩夫妻的。”做生意隐瞒不报,这就难怪政府追上门了。赵文笙劝两夫妻“还是应该实话实说”。

90%的案件没抓错人 可协商偿还方式

“普遍来说,90%的案件都没抓错人。他不会乱抓人,但是他给你机会辩解。”赵文笙说,华人收到约见信要回应,解释是否有错,福利局会提供翻译。

此次到联成公所求助的陈姓男士叫屈说,他不懂英文,是街边的保健保险摊位帮他填表申请的,“要告应该告保险公司代表欺诈”。

赵文笙则提醒他,保健公司的代表只是协助填表,申请人要检查资料填写是否正确,最后签名,后果还是要自己负责,“法律上是你签名,你就要负责”。

赵文笙表示,不过政府最主要目的是追回福利金额,所以当事人最好以诚恳的态度和政府协商目前的经济状况,拿齐所有税单、负债证据和开支等,看是否能分期付款,或者商谈一次付清,例如欠8,000美元,向亲友借5,000美元看能不能“一笔勾销”偿还。每一个政府调查员的态度都不同,但不要抱着侥幸心理找各种理由拒不承认,或者约谈日拒不出现,那下一步政府就要把你告上法庭。

赵文笙建议陈姓男士,趁现在还未到上庭日,他还可以打电话给政府方律师申请庭外和解。因为如果官司输了,还会留下刑事案底。

调查人员偶尔也会出错,政府也会合情合理地解决。赵文笙说,他曾帮助过两人成功洗清福利欺诈的嫌疑。其中一名妇女接到约谈信,工作组查出她在银行户头有十多万存款,要她提供说明资料。原来,她的儿子曾因住房石棉超标而从房东那里获得一笔赔款,因儿子未成年,她成为儿子账户的监管人。赵文笙了解情况后,带她到市府人力资源管理局说明情况后,案件就解决了。另外一个例子是,某人亲属就快移民来美准备买楼,从大陆汇了二十多万美元到他账号,向法庭提交证据、说明情况后,也过关。

漏网之鱼无处藏身

赵文笙说,近几年华人社区的医疗福利欺诈案件,大部分是大陆新移民“不拿白不拿”的心态做祟,用虚假资料申请低收入的医疗保险。赵文笙说:“以前我们那一代,来到美国都是认认真真做工,没有人愿意拿美国政府福利的。”

近年来联邦、各州及地方政府的调查员共同合作,通过审计、调查、数据挖掘和分析,严查各种福利欺诈。赵文笙说,前几年严查下,抓了一批人,有人以为急猛风头过去就没事了,政府其实一直不会放弃抓捕漏网之鱼。政府资讯发达,如果发现谁用欺骗手法申请美国医疗福利,可以不允许他来美,因为有些人在大陆有退休金,是要大陆、美国两面跑的,这样的人以后就更没法移民了。

责任编辑:钟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