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涉「醫療福利」欺詐 紐約兩華人被約談

人氣: 172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大紀元2015年08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日前有兩名紐約華人被政府查出不符合白卡(醫療補助福利Medicaid)的申請資格,一名華人被政府約談,追討他欠政府的2萬多美元的福利金;另一名陳姓男士則被查出5年前詐領白卡,花費8,000多美元福利金,因無視約談通知而被告上法庭。

這兩人近日到紐約聯成公所求助。趙文笙顧問建議他們應與政府配合如實回答,並協商如何把詐領的福利金退還。若採取逃避辦法,可能會面臨福利欺詐等刑事罪名。

政府約談前已掌握一定證據

「過去幾年,我經手的就有400多名因福利欺詐上聯成求助的華人。」趙文笙說,這些人都收到市府人力資源管理局(HRA)欺詐調查和執法工作組的約談信件,要求他們解釋超過申請醫療補助標準的收入來源。

趙文笙說,既然約談,說明政府已經掌握一定證據。現在政府的電腦聯網,很容易查到當事人何時何地購置了房產,銀行借貸多少,月供款多少,政府對這些情況一清二楚。

他說:「你(如果)拿政府福利,哪裡來的錢買樓、每月供款?你不信,他從電腦裡打出這麼長的證據出來,看你怎麼說?有人說他出租就可以還貸了,出租也是收入,你隱瞞不報,也是騙政府。」

趙文笙表示,他服務社區這麼多年,經手的福利欺詐案可用「千奇百怪」四個字形容。有一對夫妻聲稱自己「名下沒有錢」,可仍然收到政府的約談信,大呼冤枉。在趙文笙追問下,兩夫妻才透露公司擁有整棟樓房,「我問這家公司是誰的?回答說是他倆夫妻的。」做生意隱瞞不報,這就難怪政府追上門了。趙文笙勸兩夫妻「還是應該實話實說」。

90%的案件沒抓錯人 可協商償還方式

「普遍來說,90%的案件都沒抓錯人。他不會亂抓人,但是他給你機會辯解。」趙文笙說,華人收到約見信要回應,解釋是否有錯,福利局會提供翻譯。

此次到聯成公所求助的陳姓男士叫屈說,他不懂英文,是街邊的保健保險攤位幫他填表申請的,「要告應該告保險公司代表欺詐」。

趙文笙則提醒他,保健公司的代表只是協助填表,申請人要檢查資料填寫是否正確,最後簽名,後果還是要自己負責,「法律上是你簽名,你就要負責」。

趙文笙表示,不過政府最主要目的是追回福利金額,所以當事人最好以誠懇的態度和政府協商目前的經濟狀況,拿齊所有稅單、負債證據和開支等,看是否能分期付款,或者商談一次付清,例如欠8,000美元,向親友借5,000美元看能不能「一筆勾銷」償還。每一個政府調查員的態度都不同,但不要抱著僥倖心理找各種理由拒不承認,或者約談日拒不出現,那下一步政府就要把你告上法庭。

趙文笙建議陳姓男士,趁現在還未到上庭日,他還可以打電話給政府方律師申請庭外和解。因為如果官司輸了,還會留下刑事案底。

調查人員偶爾也會出錯,政府也會合情合理地解決。趙文笙說,他曾幫助過兩人成功洗清福利欺詐的嫌疑。其中一名婦女接到約談信,工作組查出她在銀行戶頭有十多萬存款,要她提供說明資料。原來,她的兒子曾因住房石棉超標而從房東那裡獲得一筆賠款,因兒子未成年,她成為兒子賬戶的監管人。趙文笙了解情況後,帶她到市府人力資源管理局說明情況後,案件就解決了。另外一個例子是,某人親屬就快移民來美準備買樓,從大陸匯了二十多萬美元到他帳號,向法庭提交證據、說明情況後,也過關。

漏網之魚無處藏身

趙文笙說,近幾年華人社區的醫療福利欺詐案件,大部分是大陸新移民「不拿白不拿」的心態做祟,用虛假資料申請低收入的醫療保險。趙文笙說:「以前我們那一代,來到美國都是認認真真做工,沒有人願意拿美國政府福利的。」

近年來聯邦、各州及地方政府的調查員共同合作,通過審計、調查、數據挖掘和分析,嚴查各種福利欺詐。趙文笙說,前幾年嚴查下,抓了一批人,有人以為急猛風頭過去就沒事了,政府其實一直不會放棄抓捕漏網之魚。政府資訊發達,如果發現誰用欺騙手法申請美國醫療福利,可以不允許他來美,因為有些人在大陸有退休金,是要大陸、美國兩面跑的,這樣的人以後就更沒法移民了。

責任編輯:鐘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