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艳星身后孤寂 玛丽莲‧梦露的短暂人生

作者:陈柏年

人气 2049

【大纪元2015年08月06日讯】从一个受人冷落的孤女,到举世闻名的艳星。从棒球明星到文学大师,都拜在她的石榴裙下。36岁就骤然离世的玛丽莲‧梦露,留给世人永恒美丽、性感的怀念。然而在她名利双收的背后,却是无尽的孤独与痛苦。即使最辉煌的盛名时期,她都从未脱离精神治疗与自杀的阴影……

流落四处的悲惨童年

1926年6月1日,小小的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1926-1962)出生于洛杉矶市立医院。小时候她唤作诺玛‧珍(Norma Jean),她是母亲葛莱娣‧皮尔‧梦露(Gladys Pearl Monroe;1902 – 1984)-一位26岁,哀伤冷漠的红发美女-的第三个孩子。当时,梦露的母亲已然经历两次失败的婚姻,且深受家族遗传的精神疾病之苦(据悉,后来梦露的母亲、外公与外婆,全都死于精神病院)。在梦露诞生之前,葛莱娣两个孩子的监护权又被前夫夺取,生活在愁云惨雾之中。

梦露的出生就是一个不幸的开始。她是母亲葛莱娣不伦恋的结果。当葛莱娣的情夫,也是同事-查尔斯‧斯坦雷‧基佛德(Charles Stanley Gifford)知悉葛莱娣怀有身孕后,就残忍地离她远去。在葛莱娣的病情以及梦露外婆反对私生女入门的状态下,出生两周后,梦露就被送给洛杉矶郊区,一个单纯的领养家庭。梦露曾经说过:“也许我是个错误。我的母亲根本不想要我。我的存在是她的耻辱。”而“缺席的父亲”、“疏离的母亲”、“遗弃的恐惧”,以及遗传下精神的不安,就成为梦露诞生时的伤口,并且终身未能痊愈。

玛丽莲•梦露。(STR/AFP/Getty Images)

似乎命中注定一般,当好莱坞电影王国起飞时,梦露的母亲随着十几万名工人,成为联合影业(Consoildate Film Industries)造梦底层的一员,从事接合底片的技术员。她的生父,与后来对梦露一生影响重大,葛莱娣的密友-葛瑞丝‧麦基(Grace McKee),都是这个梦工场的同事。谁也没有料到,当时这个发色淡金、备受冷落的小女孩,最终成就了他们的淘金电影梦。

很长一段时间,梦露一直以为自己是养父母的亲生子女。纵使葛莱娣每周六都上门探望,甚或闹事骚扰;梦露却不知道这位神情淡漠,从不露出笑容的严肃女子,就是她的生母。有一天,养母无情地对她说:“不要再叫我妈妈,那个女人才是你的母亲。”七岁后,在不断坚持下,葛莱娣终于拥有梦露的合法抚养权。就这样,梦露回到葛莱娣的身边。然而母女的团圆依旧不幸。这位眼神空洞、无法表达情感的陌生母亲,不到两年,就因精神分裂病症被强制送往医院。就这样,梦露辗转在几所孤儿院待过,最终被母亲的好友葛瑞丝收养。

起初,葛瑞丝阿姨非常疼爱梦露。她心目中的偶像-后来也成为梦露的偶像—就是30年代公认的性感女神珍‧哈露(Jean Harlow,1911-1937)。葛瑞丝把梦露当成自己女儿一般打扮、抚养,夸赞她有多美丽,告诉她:“终有一天你会成为大明星。”闪耀的明星梦就这样在小梦露的心里发芽了。

好景不常。梦露九岁时,葛瑞丝和一个男子恋爱同居。而出落得益发标致的梦露,竟引起男友染指的企图。葛瑞丝当机立断,将梦露所有的东西打包带上车,载她到洛杉矶孤儿院。当梦露发现自己站在孤儿院前时,简直要崩溃了。即使她如何恳求哀泣,葛瑞丝还是让梦露在孤儿院待了两年。梦露回忆说:“我觉得自己没有人爱,我开始封闭自己,感觉周围的世界都破碎了。”两年后,葛瑞丝终于将她带离孤儿院,却送给自己住在贫民区的姑母安娜‧洛尔(Ana Lower)抚养。即使物质条件极为不佳,这位亲切肥胖的银发妇人却给了梦露真正的关爱。梦露说:“她改变我的一生,她是这个世界上我第一个真正爱的人。她是善良与爱的化身。”就这样,梦露安稳地过了五年,却在仅仅16岁的年纪披上嫁裳,被安排嫁给一位邻居。

第一次婚姻与星运初绽

葛瑞丝安排梦露婚姻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不结婚,就要送往孤儿院。”因为安娜姑母年纪太大,无法再照顾梦露,而葛瑞丝全家也必须迁移到东岸,没法再养她。而大家都觉得21岁的邻居吉姆‧道尔堤(James Douherty)是个不错的对象。就这样,她仓促地结婚了,成为一个厨艺差强人意,但格外美丽的妻子,确实也度过几年幸福的日子。然而命运的安排已悄悄在她眼前铺展。当时还被唤作“诺玛‧珍”的玛丽莲‧梦露,在一家军用机械工厂担任技术员,因为美貌受到工作场所男人的瞩目。在口哨与目光的焦点下,一次偶然的契机,一位美军图像中心(Pictorial Center. US Army )的摄影师来到工厂,发掘到她天然妩媚的美,将照片刊在上百家军营报刊上,不但吸引了模特儿经纪公司的注意,也点燃了这个从未拥有过自己人生的女孩,深藏已久的明星梦。经纪人接洽下,梦露开始到模特儿学校修课,练习化妆与微笑的技巧,在镜头前的她变得风情万种、光采照人,短短一年,就成为东岸地区最受欢迎的平面模特儿,成为所有摄影师镁光灯追逐的亮点,也因此与随着工作到处迁调的吉姆渐行渐远。1946年,就在她20岁时,与吉姆离婚,并与二十世纪福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签下一年合约,艺名就是玛丽莲.梦露。

一开始,梦露只能在电影中演一些小角色,甚至删到只剩一个长镜头。传闻她费尽力气攀权附贵,以美色交换演出机会,仍然难以获得注意。这样载浮载沉的生活,直到遇上生命中的伯乐,她的星梦才真正起飞。1948年除夕夜,22岁的梦露在一场聚会中,认识了53岁、矮她15公分的经纪公司副总裁强尼.海德(Johnny Hyde;1906-1950)。这位有家有室,可以在电影界呼风唤雨的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却对玛丽莲‧梦露一见倾心,愿意抛弃一切,冒着生命危险,带着她到处露脸,为她安排演出的机会。1950年,玛丽莲‧梦露在《夜阑人未静》(又译《柏林丛林》或《沥青丛林》;The Asphalt Jungle ),扮演堕落都会中,一位黑道律师的情妇。虽然仅有两幕,她那美艳撩人的眼神与姿势,攫住所有人的目光。而《彗星美人》(又译作《双面夏娃》,All About Eve);由巨星贝蒂.戴维斯(Bette Davis,1908-1989)主演。这部描写星海中人们各怀鬼胎的影片,获得重大的成功。玛丽莲‧梦露所饰演一位天真美丽、初入星途而向往成名,却意外卷入计谋的女星,虽然戏份不多,却亮眼得使人难忘。透过强尼大力的提携,梦露初尝走红的滋味。

即使强尼多次向她求婚,保证会让她过着无忧富裕的生活,梦露却从未答应,也从不中断与其他男人的交往。如同梦露生命中其他重要人物一般,强尼并没有停驻太久。1950年,他死于突发的心脏病。临死前,强尼口中呼唤着梦露的名字,但是因为妻子与家人的阻隔,梦露连丧礼都不得其门而入。强尼的死亡令梦露心碎消沉。她的朋友描述她常常哭泣。然而她并没有太多时间感受或处理自己的悲伤,因为此时,梦露的星运已经开始起飞。

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照片。(甲上提供)

事业巅峰背后的孤寂

1951年之后,福克斯公司确信梦露极具发展潜力,提供许多机会。此时,1951年,被誉为美国史上最伟大的棒球明星、连续56场击出安打纪录至今无人能及的乔‧迪马乔(Joe.DiMaggio,1914-1999),在光荣退役后,开始热烈追求玛丽莲‧梦露。情场事业两得意的梦露,片约也接踵而至。1953年,她在卖座大片《飞瀑欲潮》(又名《尼亚加拉》;Niagara)中,饰演一位意图在尼亚加拉瀑布胜地,与情夫联手谋杀亲夫的美妇,最后反遭亲夫所害。影片中她摇曳生姿的步履、贪婪、妖媚又无辜的表演,大获成功,开始跃为一线女星。1954年1月14日,经过2年的苦苦追求后,狄马乔与梦露在旧金山市政厅秘密登记结婚,消息传开后轰动美国。但是这段婚约仅维持九个月就告吹。意大利裔的狄马乔传统又善妒,经常对梦露大抛媚眼的行径、短而暴露与戏服抓狂,甚至挥拳相向。而他只期待梦露成为一位家庭主妇的愿望,显然太不切实际了。1954年,梦露主演了《绅士爱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饰演一个小镇女子成为歌舞女郎,与她的舞伴同游巴黎,后来如愿嫁给富家少爷的爱情喜剧,使她的声名更上层楼。在《愿嫁金龟婿》(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中,玛丽莲‧梦露充分发挥她拜金又可爱傻气、讨人喜欢的戏剧角色,赢得了赞美。《娱乐至上》(There’s No Business Like Show Business)中,她饰演一个追求爱情、光芒四射,性感却又清纯的歌舞女郎,这些影片的成功都将她的事业推向颠峰,使她成为影坛最耀眼的女星。此时,梦露不但到纽约艺人工作室(The Actor”s Studio)学习演技,也开始对电影公司的安排感到不满。她抱怨《绅士爱美人》中,她才是真正的那位“美人”,但另一位女主角珍.罗素(Jane Russell;1921-2011)却拿了十倍的酬劳。于是她与摄影师米尔顿.格林 (Milton Greene;1922-1985),联手创立了玛丽莲‧梦露电影制作公司,撼动了福斯电影公司的霸权,这在当时不啻为惊天之举。而这家不容小觑的公司后来与福斯电影公司合作,拍摄了大获成功的《七年之痒》(The Seven Year Itch)。在这部她最负盛名的作品中,梦露饰演那位性感天成、纯真又有些放荡的女孩,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那张影史上最著名的剧照—在几万人围观下,尖叫口哨声四起,所拍摄的地铁通风口吹起梦露裙摆的宣传照片,的确大获轰动,却也让狄马乔下定决心要签字离婚。

备受世人宠爱,摄影机前展现完全的娇媚与自信的梦露,因为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开始频繁地追寻自我成长、精神咨商与药物治疗。即使她赢得了全世界的关爱,也无法满足深藏在心底,那位自尊低落、备受遗弃的诺玛‧珍。而电影社会中的残酷,或许只有让她变本加厉。她的名言之一,就是“好莱坞愿意花千元买你一个吻,却不愿意花半文钱买你的灵魂。”梦露不断想要摆脱愚蠢的花瓶女形象,以为对她示爱的男人,可以扮演她生命中缺席的父亲。但是每一个男人最后都从甜蜜的梦醒来,发现自己无能为力。在与狄马乔离婚后八个月,梦露就梅开三度,嫁给33岁就以《推销员之死》享誉戏剧界的剧作大师—阿瑟‧米勒(Arthur Asher Miller,1915-2005)。

功成名就下失控的人生

玛丽莲‧梦露渴望“找到自己”、“找到可以保护她的父亲”,因此3年前,当梦露遇到这位因《推销员之死》初获大奖,犀利、睿智,使她崇拜不已的剧作家时,就一见倾心,并写信对他说:“大多数的人都很崇拜父亲,我却从不认识他。我需要令我崇拜的人。”当时米勒已有妻小,虽然感觉梦露的吸引力非常强烈,却能冷静以待。后来狄马乔的出现,也终止了米勒的遐想。但是三年一晃即逝。梦露与狄马乔离婚后,米勒与她很快坠入情网。米勒为她离婚,而两人在1956年宣布结婚的消息,就像一颗炮弹般在美国炸开。

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组合:米勒是一位备受崇敬、严肃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知识份子;梦露则是娱乐界轻佻诱人,最喷火的性感明星。他们两人的结合也象征梦露希望改头换面,向世人宣告她已经完全改变。在他们结婚的1956年到1961年,这五年间,梦露仅仅演出了五部电影,与她从影十六年,演出将近30部电影的比例来说,可说每一部电影都是在煎熬中完成,却也成为出众的作品:1956年的《巴士站》(Bus Stop),她饰演一位在西部小镇,被莽汉苦苦追求的无助歌舞女郎。迫于生计,必须卖弄风情,又必须避免蠢汉骚扰,那种极力掩饰焦躁、无奈的生动演出,被许多人誉为最能展现她演技的杰作。1959年,由梦露担任女主角的《热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则被誉为“美国影史上最伟大的喜剧”。片中两位男子乐团演奏家,为逃避黑道追杀,反串成女子乐队的一员,其中一位并爱上梦露饰演的歌手,使人耳目一新,堪称喜剧电影的里程碑。相较之下,她与英国舞台巨星劳伦斯‧奥利佛(Laurence Kerr Olivier;1907-1989)所演出的《王子与舞女》(或译作《游龙戏凤》;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就没有那么出色了,拍摄期间,更突显了梦露精神崩溃的状况:由于梦露长期缺乏安全感,当强尼成为她的经纪人时,就为她开创片场中备有随身指导的惯例,成为她最信赖的对象;而当梦露拍摄此片时,对于她的贴身指导宝拉(Paula Miller Strasberg ;1909 – 1966)的依赖,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宝拉颐指气使,权力凌驾导演,梦露却唯宝拉是从的状况,使拍摄进度困难重重。

此时,玛丽莲‧梦露所组成的公司,人人争权夺利,但是全公司只有她一人在赚钱。亚瑟‧米勒与她结婚后,陷入创作与经济窘困的瓶颈,而她与亚瑟‧米勒的婚姻,也出现裂痕。米勒对于梦露放纵药物又歇斯底里的性格,越来越失望。他曾经描述梦露就像在悬崖边跳舞,亟需保护。但是婚后三个星期,米勒就逐渐了解她自我毁灭的那一面,黑暗到没有人能保护得了她。相反地,或许正如梦露所说:“我所爱上的男人都以为我是玛丽莲‧梦露,当他们发现我不是时,就离开我了。”讽刺的是,两人当初相爱的原因,就是因为梦露以为米勒能洞察她的心灵,让梦露完全的信任。米勒曾经对梦露说:“你是我见过最忧伤的女孩”,这句话也写进了米勒送给梦露的剧本—不但是梦露最后一部电影作品,也被誉为梦露从影以来,展现演技最了不起的作品—《不合时宜的人》(或译作《乱点鸳鸯谱》;The Misfits)。虽然影片拍摄过程被视为一场灾难—梦露与米勒两人婚姻濒临破裂、因剧情争执不下;不仅她的酗酒、滥用药物日益严重,其放荡的社交关系,更牵涉到甘迺迪总统!梦露的声名越彰显,生活中的恐惧痛苦就越强烈。而她不加检束的私生活,则是小报消息的最爱。然而撇开当时的一切,今日看来,这部堪称伟大的电影,不得不叫人由衷赞叹其划时代的表现。不论是角色人物、剧情发展或表现手法,都跳脱了60年代的桎梏,成为更接近现代意识的作品,呈现了身而为人,那种为求温饱必须与自然搏斗,甚至掠夺伤害,情非得已的良心之作。

最后的作品与意外骤逝

这部《不合时宜的人》,这是一部西部片,由梦露期盼合作已久的老牌巨星—克拉克‧盖博(William Clark Gable,1901-1960)演出。长久以来,梦露不知亲生父亲是谁,但从儿时母亲留下的照片看来,一个相貌酷似克拉克‧盖博的男子,就是她的生父,这位男星也就成为梦露梦寐以求的合作对象。梦露奋斗了十多年,总算可以接近到这位在她心中地位很高的男星,然而整出电影的拍摄过程如同噩梦:不但在摄氏近43度的高温沙漠拍摄西部风光,拍摄期间,梦露酗酒与滥用药物情况益发严重,而她清醒时,不是生病、迟到,就是忘词、大发脾气。男主角盖博则为了演出关键剧情中圈套野马的困难动作,被马拖倒无数次,身上伤痕累累。为了演出上镜,盖博在短时间内骤减十公斤,造成身体严重的负担。再加上拍摄期间的劳累,都被视为是盖博的死因—电影杀青仅仅12天,克拉克‧盖博就意外逝世,震撼影坛。消息传出,玛丽莲‧梦露只能嚎啕大哭,痛悔自己没有善待盖博,怀疑自己是否把对于亲生父亲的仇恨转嫁给盖博,然而一切疑问已无济于事。接着,梦露对大家宣布,她与米勒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1962年,玛丽莲‧梦露接下了《纸包不住火》(Something’s Got to Give),尔后梦露就因迟到、生病、精神无法集中等等原因,拖延拍摄进度,使剧组运作大乱。那一年五月,梦露还曾在甘迺迪总统的生日晚宴上献唱了《总统先生,生日快乐》,引起轩然大波,电影公司终于决定从剧组中将她开除。虽然深受打击,玛丽莲‧梦露却不屈服,频频接受记者访问,力求挽回群众的心。后来各方力挺,再加上剧组男主角坚持签约时有选择女主角权,电影公司终于退让,让她重回演出团队。而对她一往情深的狄马乔,也在当年的8月1日,向她提出求婚。虽然她没有答应,人生似乎柳暗花明。谁也没有想到,仅隔四天之后,8月5日清晨,她就被发现死于自宅。

关于梦露之死,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是自杀,甚至传闻是因为梦露与当时的总统约翰‧甘迺迪(John Kennedy,1917-1963)与司法部长罗伯特‧甘迺迪(Robert Kennedy,1925-1968)过从甚密,很可能因为泄露国家机密,而遭到灭口。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她的死亡,仅仅是必然的悲剧—因为她日益加重的安眠药量,以及趋于疯狂的精神状态。

在玛丽莲‧梦露丰富的情史当中,狄马乔对她最为倾心。他终身未娶,在梦露死后不但以丈夫身份负责梦露丧礼,此后的二十年中,每周三次将一打红玫瑰送到梦露的墓前。不同于梦露的第一任与第三任前夫,都以玛丽莲‧梦露为其书籍与剧作的题材。狄马乔不但拒绝公开谈论梦露,也从未写过相关的书稿。

玛丽莲‧梦露的影响力从未消逝。尽管她的一生被遗弃的恐惧所围绕,世人对她的喜爱却大过她的想像。有关她的戏服与照片以天价卖出,连墓地旁的空位也被抢购一空。1999年,她获选为美国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星第六名;2009年,逝世已近半世纪的她,获选为全球第一性感女星。2012年,纪念她离世50年的活动在全球各地举办。关于她的书籍、电影从不间断。无疑地,她短暂却比电影更加传奇的一生,已然在影史留下无可抹灭的光芒。

责任编辑:黄珊妮

相关新闻
密市玛丽莲梦露公寓或创纪录 顶楼叫价320万加元
蜜雪儿‧威廉斯 成功诠释玛丽莲梦露
侯佩岑首度外景主持 模仿玛丽莲梦露
俄媒称梦露曾是KGB 疑泄密被FBI杀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