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改变了,头脑就会变好 (二)

“创造”时间
作者:清水章弘 译者:郑晓兰
font print 人气: 405
【字号】    
   标签: tags: , ,

 

密语是“恰到好处的急迫感”

再来是所谓的“创造”时间这项作业。

前面提到“集中精神将六十分钟缩短成四十五分钟”,为了缩短用功时间,就必须集中精神虽然我们常被告诫“要集中精神!”,但或许还是有人抓不到要领。

在此,稍微进一步思考如何“集中精神”吧。

我们在什么时候处于最能集中精神用功的状态呢?如果是运动的话,就是比赛中;如果是用功的话,就是“考试中”。

当我们忘我地埋头苦读喜欢的科目时,精神或许也很集中,不过还是比不上考试时的专注力。

那么,考试中与平时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我想其中差别就在于“认真程度”以及“急迫感”考试算是“正式上场”,必须表现出成果。

就这层意义来说,自然会萌生与平常念书时不同的紧张感,认真程度也会冲到百分之百,同时更能够集中精神。事实上,“急迫感”也会让人产生与上述紧张感几乎相同的感受。

“急迫感”就是一种“糟了,赶不完!!”的感觉。

好比走在号志灯闪烁的斑马线上那样的紧张感随时存在。因为出题者设计出那些足以引发“急迫感”的考题,考生在考试中才能如此集中精神。

img_0052

平时就像在考试,考试就有如平时般

至于平常念书时该怎么做才能集中精神这个问题,只要抱持着应考的心情即可。

关键在于时间设定。大家在念书时,务必要计算时间利用码表可以让自己产生“恰到好处的急迫感”。

比方说,有个以普通速度解答大约需要十分钟的问题。

在此情况下,若将时间限制设为三分钟左右,解题途中只要一卡住,就会觉得“根本来不及!”而放弃,最后反而会不管时间限制慢慢答题,所以不建议这么做。

我在进行学习教练指导时,经常对学生说“请设定成觉得有些勉强的时间”。

以这个例子来说,我会将限制时间设为八分钟。

“这样做得到吗?可能有点勉强……但或许办得到吧?”请以大概是这样的感觉,在念书时设定适合自己的时间。

总之,密语就是“恰到好处的急迫感”!

─ ─摘自:《习惯改变了,头脑就会变好》麦田出版提供@

责任编辑:黎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