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梦里的仇恨

作者:青松

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一场梦而已,有什么值得计较?(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50
【字号】    
   标签: tags:

前天夜里,不知怎么,做了个奇奇怪怪的噩梦。

梦里,和一位老年妇人纠缠不清。她挑拨我们婆媳关系,唆使老公欺骗我,榨取我们家的钱财,还试图伤害孩子。我愤怒而委屈,声嘶力竭地呐喊,要把真相说出来,一边还要竭尽全力要保护孩子,以防被那妇人伤到。所以,在梦里,我十分痛苦,与那位妇人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

故事没有任何结局。梦醒之后,我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刚才只是一场梦。现实比梦境好多了,最起码生活中没有那样极端、变态的人。想想真该满足,与那场噩梦相比,我的生活岂不是天堂般美好嘛。家庭关系融洽,亲友间坦诚相待,孩子平安无事,生活平静富足。

再想刚才的梦,突然觉得好笑。在梦里深仇似海,醒来连那妇人的模样都不记得了。不仅如此,梦里那些把我气得发狂的事,醒来发现简直滑稽得不值一提,甚至不合逻辑。那位妇人明明是开裁缝店的,我却到她那里去修车、换零件,还在她那里给孩子打针。这一切,根本说不通。

故事情节不合常理,梦里的情绪也是夸张得很。莫说现实生活中碰不上那些离谱的事,即使碰上,也有许多办法可以应对,根本没必要气成那样。

思绪到这里,忽而又想到生活。都说人生如梦,也许真的有道理。人人都觉得自己清醒理智,但是否真正如此呢?那些数不清的让我们愤怒、委屈、悔恨的事,有多少是真的有必要呢?也许绝大多数都如我梦里的仇恨一样,身处其中为其烦乱,一旦清醒来便发现其实幼稚可笑。所以,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一场梦而已,有什么值得计较?@#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3月2日下午,神韵国际艺术团在高雄文化中心举行第三场神韵晚会,全场再次大爆满、一票难求。经营烘焙事业的大学兼任讲师谢女士,怀着对生命与文化的敬仰,分享了她看神韵的感动。
  • 许多年来,科学家对有人早上记得梦中的故事情节,而其他人却很少能回忆梦境,感到困惑不解。法国研究小组新近的发现充分解释了此一困惑。
  • 前几日凌晨做了一个奇怪恐怖的梦,梦中我在街上走,突然看见街上有一个狗头,那个狗头似乎还可怜的睁着眼睛。我再往前走一看,哇!还有好多个狗的头横七竖八的在地上,有的狗头看上去长得还像老虎的毛色花纹,也好像还都睁着眼睛。再往前走,一看,有几个人正要过马路,这几个人不久前被人强盗式的掠去活摘了眼角膜,梦境的意思这是在现今的中国大陆,情景非常恐怖。
  • 庄子说过:“真人无梦。”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讲,应该是一闭眼就是一觉,不会觉得那么累。所以当我们出现失眠或者多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自己已经处于亚健康状态,应该自我调理或者去找医生来调整。
  • 几乎人人都做梦,但在人类文化中,无论古今中外,对梦的了解,始终是一个谜。中国古代非常重视梦,远在商朝就有占梦官专门为宫廷与贵族来解释梦,并认为梦境会反映出吉凶祸福。
  • 梦与现实,真的分不清了,有人认为现实本身就是一场梦,真的吗?
  • 每当走进博物馆,我们都会沉浸在艺术创造深不可测的美感中;梦境也是相彷,常常让人离开熟悉的现实地带,而获得意外的幻象体验。
  • 在信仰题材之外,艺术家们也常藉梦境来表现寓言与神话,或进行自由叙事,特别是浪漫派艺术家,他们在捕捉无形的梦时,常常青睐噩梦题材……无论表现形式如何,这些艺术作品往往像梦本身一样打动和启发观众。
  • 这几年下来,因为在夜校教书之故,披星戴月早已成了习惯,某天下班,车上了高速公路,广播里传来一这首熟悉的卡农,乐声承载的回忆又让我想起了母亲,彰化到台中不过几分钟的车程却足以让我泪眼婆娑,下交流道后车停在路旁的我泣不成声,情绪再度溃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