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的梦境与梦的艺术(下)

Ingrid Longauerová、张小清
font print 人气: 143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16年03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Ingrid Longauerová、张小清综合报导)(续上篇
绘画中的梦境描绘与现实并存的时空维度,主人公在非自主的状态下与神或潜意识的世界相遇。

在古希腊神话中,梦被视作睡神修普诺斯的馈赠——作为黑夜女神倪克斯之子、死神塔纳托斯的孪生兄弟,修普诺斯是个颇“暧昧”的神祇,带来截然不同的几种礼物:休眠、梦魇,以及预言或预感(常藉由亡灵传递)。如果说夜晚的梦中常出现“遥视”景象或人神相会的超然体验,白日梦则更多寄寓着幻想或想像。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中的梦多来自《圣经》、基督徒的幻象、古希腊罗马文学与神话,以及16世纪末的文学作品《寻爱绮梦》(The Strife of Love in a Dream)。在信仰题材之外,艺术家也常藉梦境来表现寓意、神话,或进行自由叙事。

二、寓言与警言之梦

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Raphael)的《骑士之梦》(Vision of Knight)作于约1504年,对此画的一种解释是:骑士梦中出现的两个女性形象代表了理想骑士应该拥有的三样东西:一柄剑、一本书和一朵花(象征恋人)。

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琪罗有一幅传世的炭笔素描《人类生活之梦》(The Dream of Human Life),描绘一名年轻男子沉溺在不伦的梦境中,背景中的形象代表了七原罪,男子手扶的地球代表人类灵魂在善恶间的摇摆,而天使——善的使者则来到他耳边吹响长号,把他从不道德的梦境中唤醒。

此画另有几幅模仿之作,包括安东尼奥‧萨拉曼卡(Antonio Salamanca,1479—1562)的寓言版画《梦》(De Droom),以及16世纪意大利画家绘制的至少三幅油画。

安东尼奥‧德佩雷达(Antonio de Pereda)的《骑士的梦》约作于1655年。画中,一个年轻的西班牙贵族梦到了天使。天使手持旗帜上的拉丁文“Aeterna pungit et occident volt”意为:“最终它刺中并迅速杀死了对方。”“它”指旗帜中间描绘的弓箭。这幅寓意画是典型的巴洛克时期作品,向人提示死亡的不可免。

17世纪荷兰铜板画家博斯维尔特(Boetius Adamsz Bolswert)的《一个孩子的时间流逝之梦》(A Child Dreams of the Passing of Time)。

海因里希‧富塞利(Heinrich Fussli)1793年所绘《失乐园》(Paradise Lost)之一帧《牧羊人之梦》(The Shepherd’s Dream),灵感来自弥尔顿的同名诗篇。画家描绘仙女们正在迷惑一位路过的牧羊人。噩梦的使者马布斯女王坐在右角,仿佛在准备干扰牧羊人的沉睡。

 

三、神话之梦与现实之梦

意大利文艺复兴威尼斯画家洛伦佐‧洛托(Lorenzo Lotto)所作《沉睡的太阳神阿波罗、缪斯女神和传闻女神法玛》(Sleeping Apollo, Muses and Fama)。

康姆基斯(George H. Comegys)1840年所作《艺术家之梦》(The Artist’s Dream),画中的画家正在画室伏案沉睡,也许是在希求神赐予灵感,这时他看到了历代大师,包括乔舒亚‧雷诺兹爵士、鲁本斯、伦勃朗、提香、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等。

日本浮世绘画家歌川丰国1854年所作《梦之桥》。

詹姆斯‧埃利奥特(James Elliott)的《孤儿之梦》(The Orphans Dream),作于1855年至1865年。

柯里尔和艾夫斯(Currier & Ives)所作《赛马者之梦》(The Jockey’s Dream),1880年作。

象征主义画家皮埃尔‧皮维‧德‧夏凡纳(Pierre Puvis de Chavannes)的《梦》(The Dream):“在梦中,他看到爱、荣耀和财富向他显现。”

C‧D‧韦尔登(C.D. Weldon)画、S‧J‧费里斯(S.J. Ferris)1883年蚀刻的铜版画《梦境》(Dream-land)。

理查德‧诺里斯‧布鲁克(Richard Norris Brooke)1893年所作《史瓦尼河》(Way down upon the Swanee Ribber)。

@*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