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可乐小贩发明新机器 叫板亚马逊

三千美元起家 多次受挫后东山再起 瞄准自动贩买机市场

和目前的贩买机比起来,Vicki更为智能。 (EMMANUEL DUNAND/AFP/Getty Images)

人气: 79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7年04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萍综合报导)皇后区一个卖百事可乐起家的小贩,经过几番起伏,从用自动贩卖机出售饮料、薯片盈利,转而研发新型智能贩卖机,销售非食品物品、再销售咖啡等新鲜食品,转到直接销售自助贩卖机器,最后变成了个年销售量数亿的老板。

这个人是今年51岁的莫恩(Thomas Murn)。根据《福布斯》等杂志的介绍,多年前他的父亲在皇后区拥有贩卖百事可乐的分销专营权,他就跟着父亲做零售可乐生意。

1990年,他们家在拉瓜迪亚机场租了一台自动销售机器,那是百事可乐租给他们的机器,条件是他们必须买产品来销售。23岁的莫恩看到卖机器的前景,就萌发了自己卖机器的想法,他想“我要是能卖100台我就发了。”但那只是个想法,他还得靠零售小食品挣钱。

于是,他向父亲借了3,000美元,在长岛市的一个豪华公寓楼的前厅安装了一台机器,如果放在那里,他一周能卖3,000美元。可是,大楼的律师说,贩卖机不能放在前厅,只能放在洗衣房,结果他一周的销售额一下降到只有80美元,他赔大了。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莫恩的第一个创新是在自动贩卖机中销售冷鲜食品。他在花旗银行、摩根大通、Home Depot、好市多等地放置冰柜,卖酸奶和果汁以及小吃。

第二个创新是接受信用卡付款,经过一番客户的怀疑和实践之后,他的“the Answer Group”公司营业额上升了40%。

第三个创新是卖吃的以外的物品,比如锁、游泳帽。他说,薯片给他带来0.2美元的利润,一把锁能赚2美元。他就发动员工集思广益,开始把产品范围扩大到耳机一类的产品。2009年,他的营业额达到了2,000万美元。那一年,他还引进了视频屏幕介绍产品的贩卖机。这让销售额又上升了40%。

这期间,莫恩开始致力于开发新型的各种贩卖机和相关软件。2011年,他在华尔街的一个地方摆放了自动贩卖面饼、三明治、纸杯蛋糕以及咖啡等食品的自助贩卖机,第一年营业额就为30万美元。

但是,他的宏伟蓝图遭到了致命的打击——他赶上了桑迪飓风。他的洪涝险只涵盖了大雨造成的损失,可是没保“上涨的水”造成的损失,水把他的机器全淹没了。他一夜损失了40万。

莫恩再一次显示出坚持的毅力,他从小生意管理局借了70万美元贷款,没有辞退一个员工,花了一年半时间又回到了市场。

这一次,在靠卖咖啡赚大钱的同时,他终于有机会实现他27年前的梦想了。他直接生产自助餐柜以及智能贩卖机。基本概念是:打开冰柜,消费者可以挑选任何感兴趣的东西,当拿起食品的时候,屏幕上会出现价格、广告、产品说明等信息,接着只需把东西在镜头前一照,再关上柜门,消费者的电子钱包中就会有花费纪录。

莫恩还开发了防偷软件、退货退款等功能。这样的机器还可以用作贩卖一些贵重的物品,都是不用人工销售,而是自助的——这就是目前Amazon Go的模式了,但是,莫恩说:“一个6英尺的货架只有3,000美元租金,如果换成(类似亚马逊)商店的话,需要6万美元。”

这种目前最智能的售货机将于5月份上市,莫恩说,他的最终计划是每月生产2,000台。今年8月就能达到1,000台产量,而一台这样的机器是什么价格呢?6,000美元。正如他预测的,这是一个“上十亿的买卖”。现在,他也已经得到很多订单了。◇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