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天才班是否适合孩子?教委黄婉贞分享亲身体验

多伦多公校教育局(TDSB)士嘉堡 – 爱静阁区教育委员黄婉贞女士(Manna Wong)。(伊铃/大纪元)

人气: 116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8年03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伊铃多伦多报导)10多年前的某一天,黄婉贞女士(Manna Wong)正在上6年级的大儿子的老师找到她,要推荐她的儿子去上特殊教育班gifted program ,也就是华人俗称的天才班,质优班。

黄婉贞有4个儿子。当时,老大、老二都在公立学校很开心,从未对学校有任何抱怨,她也没觉得孩子有什么特别天赋。既然老师让大儿子进天才班,那就进吧。

那时候,黄婉贞还未担任多伦多公校教育局士嘉堡区教委,对多伦多教育系统并不了解。不过自从大儿子进了这个天才班后,她就开始逐渐了解了本地的教育体系。

安省教育法中有一项特殊教育法中,除了智力低下、残疾、学习障碍进行特殊教育,法律规定对智力超常的孩子也要提供特殊教育。

安省每个教育局都有一些特殊教育项目,包括科学、美术、音乐等。其中为智力超常的孩子提供的项目gifted program,就是华人俗称的天才班、质优班。一般的的公立学校,小学学生有一个评估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有些孩子就被送去gifted program学习。

孩子到底要不要去天才班?许多新移民家长对这个项目概念模糊,或者看法各异。就让我们和黄婉贞一起体验一下。

4个孩子都上天才班

黄婉贞表示,她的4个孩子个性特点都不同,各有千秋。老大、老二适应性强,在普通班开心,到天才班也学得开心。老三、老四跟前面2个哥哥年龄相差7、8岁,也是上公立学校。但这两个孩子抱怨学校进度太慢,觉得没兴趣。直到被老师推荐到天才班。

老三后来到了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 (IB Program),如鱼得水,老师给的作业越多越开心。他喜欢运动,尤其热爱武术。从5岁开始学武术,直到现在完成硕士学位课程,一直兴趣不减,经常出席一些表演活动;还兼任武术教练。

老四跟哥哥不同,他会完成老师给的作业,但拒绝超量。他和哥哥同时送去学武术,哥哥玩得不亦乐乎,他却一脸不高兴。他的爱好是钢琴、戏剧。尽管钢琴课很贵,学戏剧也不见得将来能找个工作。但黄婉贞尊重和支持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参与不同的学习环境。

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黄婉贞的老四8岁的时候,老师找到她说:“你儿子有抑郁症。”说他在学校不爱说话,也不跟同学打招呼。并强调说,小孩也会患抑郁症的。”

黄婉贞很惊讶,平时儿子在家很活跃,跟哥们玩的很尽兴,周末还要上中文班,钢琴课,都没问题。怎么会有忧郁症?她直接问孩子:“老师说你有忧郁症,到底怎么回事?”

经了解,原来老四觉得学校课程太慢了,没兴趣。他特别喜欢阅读,可以连续阅读几个小时,床边的书堆成堆。学校每天有20分钟阅读时间,那是他最喜欢的时间,但大多数学生都不感兴趣。他觉得没办法跟其他的小朋友交谈。所以他在班上很安静。

黄婉贞意识到,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与同龄孩子交流;就因为兴趣爱好不同,而无法成为好朋友。喜欢读书的孩子应该有多一点、更深入一点的学习机会。

黄婉贞表示,天才班恰恰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孩子提供一个更好地教育环境,让他们可以交流,从而学习兴趣更高,更有热情。

关于不同年级的天才班

从去年开始,多伦多公校教育局自动对每个小学3年级学生进行gifted program评估筛选测试,无需等待推荐。跟据学生不同天赋,特长提供特别教育,直至高中十年级。主要课程英语、数学、科技等单独上课,其它艺术、体育、音乐等则与普通班的孩子一起上。

天才班老师会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在学科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上发挥潜力,会有更多的练习,更多的交流,让一部分适合这种教育的孩子如鱼得水,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到了高年级,这批学生还可能选择难度更大的IB Program 、AP Program,为上大学做准备。

国际学士文凭课程(IB)是一个严格的大学预科课程,IB提供具有挑战性的课程,以其深度和国际视角而闻名。在世界范围内,IB课程分成七方面,用当量或比例方式,转换成百分数计分,大学以此分数作为入学标准。在过去的几年中,顶级大学对90%的高中都提高了入学要求。

AP课程产生于1950 年,是由非营利公司“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经营,该理事会也同时管理SAT考试。AP课程称为大学先修课程,是大学水平的课程,但是在高中开设,目的是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的严格标准,为大学学习做好准备,通常会要求学生掌握超出常规和荣誉课程之外的内容。

上天才班有何益处?

陪伴孩子成长的这些年,黄婉贞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更多心得,对教育系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她表示,天才班是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进度、兴趣、背景及心智发展,提供一个更合适的教育环境,让有共同兴趣的人在一起学习,让孩子学习更积极,领悟团队合作精神,并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

黄婉贞说,这里的天才班与华人家长认识的“赢在起跑线上”意义完全不同。并不是上了天才班就是走向成功,成为精英、人才。“因为一个人的成功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而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培养和发掘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让孩子建立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独立思考,尊重自己和他人,终生保持学习兴趣,这样永远都会不断进步。”

黄婉贞认为,家长是了解和开发孩子潜能的重要领导者,但不是孩子未来道路的决定者。家长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的孩子,性格特点,哪些方面擅长,哪些方面弱势。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各不同。即是天才班也各有不同的特色,有人擅长数学、有擅长艺术等。父母的角色就是提供一个安全及包容的环境,鼓励孩子学习和心理健康平衡发展。

黄婉贞表示,不能绝对的定义天才班好和不好,只有合适和不合适。对于合适的孩子来说,无疑对它们的成长有帮助。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