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纽约华埠盖监狱 社区反应强烈

陈倩雯:社区、监狱可共存 前惩戒教官:现在情况不同当年 监狱暴力增多

前惩戒教官朱超然表示,这次接收的犯人更危险,监管困难度也大一些。 (王新一/大纪元)
人气: 57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8年08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王新一纽约报导)纽约华埠社区关于监狱建设的讨论继续升温。周五下午(8月10日),华埠65选区的州众议员牛毓琳访问中华公所和联成公所,期间,社区人士反映,市府毫无征兆地提出华埠建监狱的第二计划,要将中央街80号的9层楼改建成40层,这一做法实为“先斩后奏”。

市府的新计划是把中央街80号大楼改建成40层的拘留中心,陈倩雯办公室表示,这一计划更有可能实行。
市府的新计划是把中央街80号大楼改建成40层的拘留中心,陈倩雯办公室表示,这一计划更有可能实行。(王新一/大纪元)

市府原本2月的政策,是扩建白街125号已有的拘留中心。8月2日却突然在一次不对媒体、民众公开的“秘密会议”上,提出新方案。牛毓琳表示,上周四的“秘密会议”的前一天半夜11点,她才得到会议通知,以至于排不开日程,未能全部参加。她说,她曾就此向市府提出举办公听会,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遭到市府拒绝,称那样会“拖慢规划进程”。

牛毓琳表示,这件事属于市府政策,州议员没有投票权,她能做的是呼吁市府增加透明度,多听社区意见。但她也不满市府运作不透明,“不听社区意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不久前,白思豪提出取消特殊高中SHSAT入学试,也从未开设公听会听取社区的意见,引起众怒,市府需要彻底改变这种做事风格。

对于决策透明度,市议员陈倩雯办公室回应说,他们会呼吁市府在下一次有关拘留中心的会议中,尽量邀请社区委员会、媒体和社团参加。但他们表示,公开到什么程度,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市府手中,他们希望社区继续发声,这样才能得到市府关注。

社区人士刘玲(Jenny Low)也说,原本市政府和社区可以坐下来谈,市府没有必要非得居民强烈抗争,才肯听取意见。

陈倩雯:30年相安无事 社区、监狱可共存

为了关闭雷克岛监狱,市府打算扩建市内的拘留中心,把拘留者移送到市内,华埠白街拘留中心就是其中一个。当日的会议上,一些社区人士质疑拘留中心对社区安全的负面影响。

但参与此事决策的陈倩雯办公室昨日表示,30多年前,当时的市府要在华埠盖拘留中心时,也曾引发社区的安全担忧,但“30多年了我们都相安无事,所以社区和拘留中心共存是有可能的”。

此外,市府30年前也给华埠建了松柏老人大厦作为补偿。陈倩雯办公室表示,这次的扩建如果计划落实,市府会给予社区一定的补偿,建一座“多功能大楼”,除了用作拘留中心外,还有一部分用作社区中心、老人中心等。

前惩戒教官:现在情况不同当年 监狱暴力增多

但曾在纽约市惩教局任职28年的惩戒教官朱超然表示,现在的情况和当年不同。一是华埠这次接收嫌犯的暴力程度不同,从轻罪嫌犯变成重罪嫌犯,二是在现任市长政策下,拘留中心内的监管越来越松,被囚禁者动不动就状告狱警,狱警被袭事件层出不穷。市府一直要狱警退后(back-off),对犯人不能多管,不然官司就会上身。

就在本周二(8月7日),朱超然的一名学生、狱警,在布碌崙看守所(Brooklyn House of Detention)被一名彪形非裔囚犯打得满脸是血,鼻骨、下巴都被打坏,现在还在住院治疗。狱警被打的视频传出后,引发媒体大规模报导。

惩教工会(简称COBA)主席Elias Husamudeen为此怒责市长,不到两周的时间内,就有三名狱警被袭,除了将打人的囚犯从一个监狱转移到下一个监狱之外,怎么样才能阻止那些几乎每周都发生的暴力?怎样才能阻止攻击惩教人员的大胆囚犯?

到底要来多少人?

陈倩雯办公室表示,市府给他们的数据中,华埠将容纳的囚犯是1,500名。但中华总商会主席于金山和社区人士陈家龄表示,纽约所有的拘留中心都是人满为患、过量接收的,估计1,500的官方数字无法封顶,“到3,000也很有可能”。

于金山说,会议当天,市府人员一直在强调新监狱如何“人性化”,有空调、健身房、活动室、教室。他开玩笑道,“这么好的地方,我都想去住。”陈家龄则说,纽约市有很多战争后回来的老兵,因受伤无法工作而沦为游民,市府既然那么有钱,为什么不为这些曾经为国奉献的军人盖一栋大楼,反而对一些有可能犯下罪行的人这么好?

此外,布朗士区要盖的拘留中心的周边地区居民,从2月份至今已开展多次公开抗议,布朗士区区长狄亚兹(Ruben Diaz)、当地市议员萨拉曼卡(Rafael Salamanca)、吉布森(Vanessa Gibson)、国会议员塞拉诺(Jose E. Serrano)均参加抗议。◇#

责任编辑:文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