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量蓝瓶僧帽水母聚集昆州海岸 蜇伤逾万人

创纪录数量的蓝瓶僧帽水母出现在昆士兰东南海岸,造成大量在炎炎夏日下前往海边游泳度假的人群被蛰伤,过去一周内被蜇伤者数量逾万。(Pixabay.com)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9年01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天睿澳洲悉尼编译报导)上周末,创纪录数量的蓝瓶僧帽水母出现在昆士兰东南海岸,造成大量在炎炎夏日下前往海边游泳度假的人群被蛰伤,仅上周末就有近三千人被蛰,过去一周内被蜇伤者数量逾万。救生员表示这种异常现象前所未见。

据澳新社消息,自上周六以来,黄金海岸和阳光海岸已经有2630多人被蓝瓶僧帽水母蛰伤,其中近1000人是在上周日下午数小时之内被蜇的。急救人员在黄金海岸治疗了476人,在阳光海岸治疗了461人。一些人被蜇后甚至发生过敏休克。

上周六,黄金海岸一地就有1323人被水母蛰伤。过去一周内,急救人员在昆士兰海岸治疗了1.3万人。

救生员斯德杰斯(Jeremy Sturges)表示,这已经变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我从来没见过这种现象,从来没有过。每个人(被蜇后)的反应都不同,但一些人的反应非常严重。”

通常,强烈的东北向潮汐会将蓝瓶僧帽水母冲到岸边。已经有成千上万的水母聚集在海岸线上。

斯德杰斯警告说,不仅下海游泳的人有危险,沿着岸边行走的人如果不小心踩到或碰到水母也可能被蜇。

澳洲海洋带刺生物咨询服务中心主任格什温(Lisa-Ann Gershwin)表示,近来,蓝瓶僧帽水母在许多地方大量出现,在昆士兰东南部尤其多。“它们也出现在新州、维州和塔州。”她对澳洲广播公司说。

昆士兰冲浪救生协会已经发出蓝瓶僧帽水母警告,提醒去岸边度假的人小心提防。

昆士兰救护车协会表示,一旦有人被蓝瓶僧帽水母蜇伤,需用毛巾或其它物品将水母的触须从皮肤上除去,用海水清洗伤处,然后将伤处浸泡在温水之中,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用冰敷,但不要涂抹醋。

蓝瓶僧帽水母有一对左右对称的鳔,在鳔下有长触须。触须上有充满毒素的刺细胞。

人类被这种僧帽水母蛰伤可以产生剧痛,并留下红色鞭痕,要2-3日才能消散。严重时会导致发热、休克及干扰心脏和肺部功能,致命的例子比较罕见。僧帽水母的毒液呈酸性,将僧帽水母浸在醋中会强化刺细胞,增加毒素的传送,令病症恶化。

责任编辑:瑞木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