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经改无法与政改配合矛盾日深

标签:

【大纪元10月7日讯】(中央社记者彭思舟特稿)中国大陆经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目前也遭遇瓶颈,除了不少高官贪污腐败外,失业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即将举行的中共十六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实中国大陆的经改已经到了新阶段,亟需政治改革配合,才能克竟全功。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大陆最引起大家注意的问题,就是它未来到底会濒临崩溃,还是走向繁荣?

这个问题目前尚未盖棺论定,但有一件事却可以确定,就是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指出的,大陆经济在今后二十年里将面临痛苦的转型,若顺利的话将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而对地缘政治产生重大影响,但这项工程成功与否的最后考验,将是新一代领导人,能否对中共垄断权力的体制进行改革。

中国大陆的经济改革成功与否,已是中共维系政权最重要的基础。但随着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不平等现象日益明显,国营企业改革造成数以百万计的都市工人失业,失业工人的抗议浪潮,从东北辽阳等工业大城,逐步在大陆蔓延,这个问题就像一枚定时炸弹,如鬼魅伴随着中共的经济改革。

中共官方寄望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式,就是藉由保持经济的成长,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吸纳大陆每年增加的八百万新劳工。但实际上这是有困难的,因为大陆失业人口基数过大,据官方统计,目前失业的人数最保守估计在一千六百万人左右,而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已经离开农村在城市待业的农民。

而且,大陆目前倚靠经济成长带来的就业机会,每年约有八百万个,其中六成的工作机会属于服务业,这刚好被新增的年轻劳动力补足,剩余庞大的年过中年、又无特殊专长,数量达千万以上的下岗工人失业问题,却依然存在。

与此同时,还有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官员的贪污腐化,自然造成广大工人、农民的不满,这时,如果没有适当的政治参与机制,让这些人表达不满,结果将可能为中国大陆带来“爆炸性的灾难”,这也是大部分国外的中国专家,看衰大陆未来发展的主要理由之一。

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共有必要进行配套政治改革,一方面放弃用公权力干预市场,尊重市场机能,使大陆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并真正做到以法治国,从人治逐渐转向法治,减低外商在大陆投资的法律风险。

另一方面,赋予每一位普通的中国民众,拥有真正对政府发言的权利,让各种弱势团体,都能有发声的机会,避免社会隐藏性的动荡,才能替中国下一阶段的经济成长奠定基础。

近年来中国大陆陆续推动基层选举,但不管是农村的村长选举,或是城市的居委会选举,基本上无法脱离中共所指定或默示同意的人选相互竞选,离真正由不同政党候选人竞选的民主模式十分遥远,更何况这种选举至今仍未普及全中国大陆,更无法寄望这样的政治改革可以消除民怨于无形。

所以,中共这种经济上开放,却没有政治改革配合的政策,到底能够持续多久,一直是西方社会科学界以及新闻界密切注意的问题,西方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甚至预测十年内中国即将分裂。

  当前的中国大陆可说危机与生机并存,若中共能在经改方案外,更提出相应的政治改革作配套,大陆经济发展或可从此进入另一个新阶段。反之,在大陆经改中未能受惠的一群,若长期未能得到适当照顾,将成为中国大陆未来社会动荡的隐忧。对此,中共十六大不能回避视而不见。(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曾吹嘘中国人权 武汉大学49岁教授病亡
大陆百强房企上半年拿地总额下降逾三成
中国多地水灾 乌苏里江上游现最大洪水
陆综《好声音》亚军王韵壹离世 年仅38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