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英语服务营”华裔青年寻找父辈的成长足迹


多伦多华裔青年杨茹安(左)和李彦蓁(右)分享“2019年海外英语服务营”经验。(伊铃/大纪元)

人气: 9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0年02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伊铃多伦多报导)2019年2月,正在读高一的李彦蓁从姑姑那里得到消息,“海外青年英语服务营”项目正在报名,该项目是帮助海外华裔青年到台湾偏远地区教英文。姑姑鼓励她报名。

李彦蓁出生加拿大,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大陆人。当时她刚过了17岁生日,年龄正好符合报名条件。虽然每年都跟父母回台湾探亲,但都是住在台北奶奶家。台北以外的乡村是什么样呢?彦蓁很期待能参加这个“英语服务营”。

“海外英语服务营”为期4周,第一周为教学训练,为参加英语服务的海外华裔青年做基本的教学培训;接下来2周就前往目的地,为当地孩子的英文教学活动。最后1周是旅游,参观台湾的著名风景点。

初期的适应

刚放暑假,彦蓁就随着团队出发,6月底到达台北。经过一周的集中培训,并准备教学内容,然后前往指定的地点,开始长达2周的英语教学。

虽然彦蓁对这次新旅程充满期待和兴奋,也有多次往返台湾的经历,但每次都住在台北奶奶家。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离开家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给一群陌生的孩子当老师。

当地学校要求他们全程跟孩子们讲英文,以提高孩子们对英文学习的兴趣。可是这些偏远地区的孩子从未接触过英文,如何跟他们沟通?如果小孩调皮怎么办? 未来会遇到什么情况?彦蓁不免有些紧张。

李彦蓁前往的是台南后壁国小,距离台北大约3小时的车程。他们一共8人同行。一路上,优美的自然风景让这些海外的年轻人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这种新鲜感让紧张的心情得到一些缓冲。

李彦蓁(后排左1)在台南后壁国小英语服务的同学们。(李彦蓁提供)

“这些山水风景在台北看不到,在加拿大也看不到。” 彦蓁回忆当时的情景,仍然很开心。

彦蓁能说一口地道的台湾国语,但因为教学要全程讲英文。在最初的3、4天,她都在适应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不知道如何跟孩子们沟通。” 彦蓁说。为了让孩子们明白,她不得不使用非常夸张的手势。

李彦蓁在台南后壁国小教当地孩子学英语。(李彦蓁提供)

不过,这个过程很快就过去。“孩子们非常单纯、活泼可爱,这种沟通反而变得非常有趣,沟通也变得越来越容易。” 彦蓁说。

首次与乡村接触 打开视野

19岁的杨茹安目前是安省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一年级学生,去年高中毕业时,在妈妈的鼓励下,参加了暑期前往台湾的“海外青年英语服务营。”

杨茹安服务的是屏东竹田国小,距离台北有6个小时的巴士车程,属于客家人居住区。在经历一个星期短暂的教学培训以后,杨茹安一行前往目的地,与从未谋面的孩子们亲密相处2周。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乡村。”茹安说,看到了城市和乡村很大的不同。

“最大挑战是沟通问题。” 茹安讲一口带英语腔的中文,学校要求老师全程讲英文,孩子们完全听不懂英语。

有一次,茹安不小心讲了一个中文字,暴露了她原来会讲中文的底。于是孩子们对她开始不依不饶。“如果我一直讲英语,他们就会嚷嚷:听不懂,听不懂;然后就不理我。最后只好部分放弃,跟他们讲中文。” 茹安说。

寻找父辈的成长足迹

离开大都市,来到简朴的乡村,对于生活在都市的年轻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一个月的台湾之行,彦蓁和茹安不约而同的体验:印象最深刻,最怀念是2周的教学。交了很多朋友,体验一种全新的生活。

李彦蓁(中)在台南后壁国小英语服务的同学们、当地的工作人员。(李彦蓁提供)

“就像在寻找父辈生活的足迹。” 彦蓁说。

彦蓁说:“在城市生活,出门就是商场,百货公司。年轻人都生活在WiFi 、手机、电脑的世界,人与人之间少有交流。乡村完全不一样,生活单纯,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密切。”

李彦蓁(右1)在台南后壁国小英语服务的同学们。(李彦蓁提供

“8个完全不认识的年轻人,直到住进房间时才认识。然后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朝夕相处。同学们在一起,每天晚上都会一起讨论教学的事,周末可以一起出去玩,非常有趣。”彦蓁说。

“这次经历很不一样。” 杨茹安说,“平时回台湾,都是跟奶奶住在台北,从没去过乡下。这次经历,我看到了城市和乡村不一样。城市比较拥挤,人与人之间关系没有那么密切;乡下孩子很淳朴,大家关系密切,相互了解,关心。”

家长:孩子需要锻炼

茹安的妈妈林女士12岁移民加拿大,一直鼓励孩子学习中文。她说:“虽然你出生在加拿大,但是你的脸永远都是中国人的脸,永远无法改变。因此,孩子们必须要学习中国文化。”

杨安茹(右)的妈妈林女士(左)说:“孩子需要锻炼,不怕吃苦,就怕不够苦。” (伊铃/大纪元)

林女士年轻时参加过类似的海外青年回台湾的夏令营。那是6周时间的夏令营。她说:“6星期大家在一起,在那里认识了我人生中最好的朋友。因此,我鼓励女儿,一定要去体验这种生活,它将终生难忘。”

茹安这次和同去的同学们住在大教室,大家每天晚上聊天到12点。林女士说“女儿很幸运,有机会交很多朋友。”林女士朋友的孩子也参加了这次英语服务营。因为服务的地方住房条件比较好,2个人一间房,但是可惜就只交了一个朋友。

“孩子需要锻炼,不怕吃苦,就怕不够苦。”林女士说。她曾送茹安的哥哥去带教暑期班,既锻炼自己,还挣不少钱。因为茹安总说没有耐心,带孩子好烦。林女士就送茹安去多伦多西边一所学校带暑期班,以培养她的爱心、耐心。

林女士说,可是能是那里的治安不太好,孩子也比较调皮,她可能有点被吓到了。这次送去参加台湾英语服务营,就是希望进一步培养她的爱心、耐心,也可以交很多朋友。

据中华民国侨委会官网,“海外青年英语服务营”始于2004年,由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推动,并联合教育部、客家委员会、原居民委员会协办。旨在鼓励海外志工投入国内英语教学活动,亦使海外青年更贴近台湾,与台湾产生情感联系,达成促进国际青年交流、缩小国内城乡差距、提升弱势学童英语学习动机及创新侨教服务等多重目标。

据称,该项目成效显着,在海内外反响很好,影响越来越大。仅多伦多,每年有愈20位华裔青年参加。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