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医疗防护品紧缺 加拿大华社捐赠万余口罩

图:华人组织“曲棍球妈妈”向大多伦多地区医院捐赠口罩。(受访者提供)

人气: 251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0年03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周月谛多伦多报导)随着更多人感染中共肺炎(武汉肺炎),加拿大医疗机构出现医疗防护品紧缺的状况,各地华人社区成员一直在收集医疗防护品,捐助给一线医护人员。截至周日(3月29日),加拿大华人已向医院捐赠逾万个口罩。

安省和卑诗两省华人都自发成立互助群组,帮助多家医院在短时间内获得个人防护品。

安省护士协会公开表示:“如果医护人员无法获得个人防护设备,他们就处于危险之中,随时可能感染冠状病毒。 医护人员在第一线照顾病人时,必须受到保护。”

卑诗省公共卫生官员邦妮•亨利(Bonnie Henry)也表示,因为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比预期更多的个人防护品。她补充说,该省现在正寻求增加库存,包括考虑来自世界各地的替代供应商。

安省“曲棍球妈妈”希望捐赠5万口罩

多伦多新宁医院(Sunnybrook)与士嘉堡医疗网络已公开表示,急缺防病毒的N95口罩、鸭嘴口罩、手术口罩、手套、手术衣、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设备。

据院方透露,现在医生与护士每人每天用两个口罩。理想状态是,医生与护士每次接触疑似与确诊病例时,都能戴上新口罩。

华人非盈利组织“曲棍球妈妈”近日发起口罩捐赠项目(Mask-R-Aid)。截至3月29日,该组织已向大多伦多地区至少5家医院捐赠上万个口罩。

华人组织“曲棍球妈妈”向大多伦多地区医院捐赠口罩。(受访者提供)

“曲棍球妈妈”组织由多名华人母亲组成。除了林小林,罗杰西(Jessie Luo,音译) 与婷婷(Ting Ting,音译)是另外两名主要成员。

该捐赠项目的发起人林小林对《大纪元》表示,她们几个妈妈的孩子以前在一起打曲棍球,武汉肺炎疫情爆发后,曲棍球活动被迫取消。她说:“我们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出一份力呢?”

“曲棍球妈妈”口罩捐赠项目的发起人林小林说,她现在是全职义工。(周月谛/大纪元)

林小林介绍说,他们的微信群组上有200多人,有的出钱,有的出力。“超过70个家庭或个人一共捐了15,000元,其中还包括来自中国的捐款。全部善款都被用于购买口罩。”

“我们从大多伦多地区的多个诊所购买口罩,如牙医诊所。它们在疫情爆发前买了许多口罩,现在诊所被迫关闭,剩下很多未拆封的口罩。”林小林说。

她说:“两名主要成员一人负责从诊所取走口罩,另一人负责把口罩送到医院。我陪她们取货送货外,还负责管理银行账户。”

万锦Stouffville医院是第一家获赠口罩的医院。“曲棍球妈妈”又在3月26日向圣迈克尔医院(St. Michael’s Hospital)与士嘉堡慈恩医院(Scarborough Birchmount Hospital)分别捐赠2,000个口罩。他们还向新宁医院捐赠3,000个口罩,向多伦多总医院捐赠了2,000个口罩。

华人组织“曲棍球妈妈”向大多伦多地区医院捐赠口罩。(受访者提供)

新宁医院的医护人员收到口罩后,通过推特表示:“非常感谢你们的慷慨捐助!我们深表感激。”

林小林表示:“我们每次向医院捐赠时,绝不会把口罩交给某一个人,至少让每家医院的2个部门知道我们捐了这些医疗物资。”

“曲棍球妈妈”的目标是,在3月31日之前向大多伦多地区的医疗机构捐赠5万个口罩。

图:“曲棍球妈妈”组织的目标是,在3月31日之前向大多伦多地区的医疗机构捐赠5万个口罩。(受访者提供)

林小林说:“感谢我们的筹款团队,还有市场营销与传单设计人员。这仅仅是个开头,我们需要您的帮助,从而在3月最后一天达到目标。”

卑诗华人牙医成立捐助小组

据《环球邮报》报导,卑诗省医疗设备设备短缺,医护人员通过社交媒体呼吁牙医和公众捐款。 “致牙科同事:您是否有多余的口罩或其他个人防护装备? ……我们的一线医疗工作者迫切需要他们。”

由于牙科诊所暂停了不必要的服务,温哥华牙医帕特克·吴(Patrick Wu)从他和其它诊所收集了口罩,手套,手术衣和鞋套等物品,他上周将它们送到温哥华及周边地区的医院。

他说,自从上周末中文报纸上发表了有关他的努力的文章后,更多的医护人员向他求助,促使他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小组来收集更多可用资源。

他说:“这令人难以置信;要求我们捐助的护士和医生的数量太多了。 他们在工作场所感到不安全。…….我自己能捐的太少了,因此敦促我迅速成立了个捐助小组。”

吴医生说,在过去的几天里,包括温哥华牙科实验室在内,很多人联系他,希望能捐赠医疗防护品。

温哥华女商人张琳(Caryn Zhang)也一直在动员华人社区赠送医疗防护品。张女士说,他们已向圣保罗医院,温哥华总医院和萨里纪念医院捐赠了数百套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

张女士说,他们捐赠的医疗防护品主要来自当地居民和华人,这些防护品原来是计划捐给中国的。

张女士介绍说,她的捐助小组还要求从中国返回的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尽可能多带医疗用品回来。她说,该组织还与中国生产医用口罩的工厂联系。

 团体捐赠面临产品不合格挑战

邦妮•亨利博士表示,来自各个团体捐赠的医疗用品也可能对医疗机构构成挑战。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这些捐赠的)设备(个人防护设备)可能不适用于医疗机构,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 她说。

亨利博士说:“因此,我们正在与联邦对口机构合作,通过联邦对口方来要求和协调所需的一切,以确保我们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获得不合适或不安全的用品。”

荷兰卫生部长3月28日说,荷兰官方召回60万个中国制造的口罩,因为它们不符合质量标准。

荷兰公共媒体《NOS》报导,荷兰上周从中国进口的这批口罩共有130万个,具有KN95证书(中国认证标准,和N95防护性一样)。然而这批口罩在检查过程中不符合标准,因此立即停止分发给医院并且展开回收。

中国生产全球一半口罩。截止2月29日,中共官媒称中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亿个,是2月1日的12倍。

除劣质口罩外,中国制造的快速检测试剂盒也频频曝出丑闻,准确率仅有20、30%左右。先后有土耳其,西班牙,捷克等国家发现检测试剂盒准确率低,打算启用他们获得的中共检测试剂盒。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