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习会本月开?分析:美中关系直线下降

人气 6035

【大纪元2022年11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夏雨综合报导)美中级官员和助手一直在协商两国元首是否会在11月中旬在印尼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期间会面。因多种因素,美中关系直线下降,若拜习会召开,也是考验未来美中关系何去何从。

白宫周二(11月1日)表示,美中官员仍在努力安排乔‧拜登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期间的会面。

G20峰会将于11月15至16日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印尼是轮值主席国。拜登已经确认出席峰会,中方尚未宣布习近平是否出席。但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佐科威)曾说,习近平和普京都计划出席G20峰会。

在7月拜习通话中,习近平要求拜登阻止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但遭到拜登拒绝了,原因是国会独立于行政部门。

在佩洛西访问之后,北京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作为回应;不久前,拜登政府对半导体对华出口实施严厉新管制,旨在削弱中共打造军队和监控人民的野心。

无论拜习会是否举办 两国关系仍在下滑

《华尔街日报》11月3日报导,知情人士说,尽管紧张局势加剧,但拜习会很可能会在G20期间举行,因为双方官员都表示希望防止美中紧张关系进一步恶化。

报导说,前官员和外交事务专家表示,无论拜习是否会面,随着美中在全球影响力、军事主导地位和新技术方面的对抗加剧,两国关系趋势线仍在下滑。

“我们无法确定目前这种关系有多低。”前国务院高级官员、现就职于耶鲁大学法学院保罗蔡中国中心的苏珊‧桑顿(Susan Thornton)周三在该研究所举办的一次活动上说。

两位知情人士向“政客”网站透露,在2021年9月抵达华盛顿后的几个月里,中共驻美大使秦刚仅限于与少数美国官员会面。其中一消息人士说,向秦刚提供可会面的美方官员候选名单包括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度太平洋地区协调员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和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高级主任劳拉‧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

消息人士说,尽管秦刚一再要求与更多高级政府官员会面,但针对他的这种狭窄访问权限仍然存在。

白宫则表示,对秦刚的互动没有任何限制。白宫发言人艾德里安‧沃森(Adrienne Watson)说:“自秦大使抵达华盛顿以来,白宫高级官员以及政府各部门高级官员继续定期与秦大使接触,这是我们努力与中方保持开放沟通渠道的一部分。”

一位与“政客”交谈的人士表示,秦被认为是中共政府阻止美国驻华大使会见中共官员,所谓针锋相对要“对等”的主导力量。

拜登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没有针锋相对”,并指出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于10月28日会见了中共外交部长王毅。但这是伯恩斯履新近八个月后,才和王毅会面。

美中关系突出体现在几个核心问题

预计下周美国中期选举后,共和党人将控制众议院,美国国会将进一步推动对中共强硬政策。与此同时,上个月中共二十大后习近平获得第三任期,并将亲信和盟友塞入政治局,且习近平二十大讲话言辞中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是在暗指美国。

美中双方官员表示,最近两国关系下滑的核心问题——台海局势和美国对中共技术出口新限制——可能会主导拜习会内容,乌克兰战争和中俄伙伴关系也将是峰会议题。

今年夏天早些时候,中方官员谈到在G20峰会为拜登和习近平提供会面的机会,以便在美国中期选举和中共二十大结束后缓和美中关系。

佩洛西25年来首次以众议院议长身份访问台湾,令美中紧张关系加剧。据了解美中谈判情况的人士和其他了解北京决策过程的人士对《华日》称,习近平对数周的外交努力,以及他对拜登的个人呼吁未能阻止佩洛西访问台湾感到沮丧。

知情人士对《华日》说,北京担心佩洛西的访问——随后其它国家政客前往台湾——可能会提升台湾的国际地位。

而中共为表达愤怒而进行的环台军事演习,也加剧了美国对北京日益增强的军事野心,及其使用武力意愿的担忧,美中关系跌入低谷。拜登政府上个月发布国家安全和国防战略文件,将中共列为美国在保持其全球领导地位方面所面临的核心挑战。

10月7日,美国商务部出台迄今最严厉的针对中国芯片技术、AI和超算产品的出口管制措施。

据知情人士对《华日》透露,中共当局一直在评估美方最近限制中国获得芯片制造技术举措的影响。知情人士说,北京将根据评估调整其反应。

尽管如此,外交专家表示,面对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放缓,北京还没有准备好摊牌,而是试图管理与美国的关系。

奥巴马政府前高级国家安全官员、现任乔治城大学教授埃文‧梅代罗斯(Evan Medeiros)对《华日》表示,在短期内,“习近平可能正试图为双边关系奠定基础,以争取时间建立中国(中共)体制的经济和军事韧性”。

拜习会将召开?美中趋于对抗

未来美中将趋于更加对抗之际,外界更加关注拜习会是否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John Kirby)周二表示,“我们双方仍在研究(拜登)总统和习主席之间可能会晤的方式。”

“如果我们能确定安排到时间表上,一定会在适当的时间宣布。”他说。

一位高级政府官员单独对《华日》表示,像这样在G20会议间隙举行的会议通常要到召开前几天才能得到确认。

中共外交部发言人周四在北京表示,他没有关於潜在拜习会的信息可以分享。

10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共外交部长王毅在二十大后首次通话。

周二晚些时候,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赖斯(Ned Price)在简报会上回答记者提问说,在周日晚上的电话中,布林肯和王毅确实谈到保持开放沟通渠道的必要性。

他说,在结束最后一次接触后,拜登总统和习主席确实承诺让他们的团队继续讨论未来两位元首会晤的可能性。

“公平地说,这已经通过国务院和外交渠道进行了讨论。我不想说得更远,因为这涉及到国务卿周日与王毅外长的通话。”他说。

针对王毅向布林肯说了所谓的“两个确立”,并劝美方“认真研读二十大报告”。普赖斯表示,党代会不会改变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PRC)的态度。“我们在共产党代表大会之前说过,在我们看来,中国(中共)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地缘政治挑战,因为它是唯一有意图并越来越有能力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对手。”

布林肯和王毅通话后,中共外交部周一发表声明称,美方对中方实施新的出口管制,限制对华投资,严重违反自由贸易原则,严重损害中国合法权益,必须予以纠正。

《外交官》杂志对王毅和布林肯通话后的话评论说,王毅首先要传递的是美国不要指望中共会改变,第二个信息是改善美中关系的责任在美国。

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拉贾瓦利基金会亚洲研究所主任安东尼‧赛奇(Anthony Saich)10月24日谈到中共二十大后,习近平的新领导班子。他表示,习近平在外交领域的两个任命很有趣。尽管年事已高,但外交部长王毅(69岁)并未退休,而是升任政治局委员。这意味着他将接管政治局的外事工作,这也预示着“战狼”外交将继续下去。

“驻美国大使秦刚被任命为​​中央委员。我们需要看看他是否会继续留任,或者他是否会被任命为外交部长。不管怎样,这很重要,因为它表明(中共)领导层意识到未来与美国的关系将发挥重要作用。显然,习近平希望在这个职位上有一个忠诚的人,但他知道如何与美国交谈,同时捍卫中国(中共)的国家利益。”赛奇说。◇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二十大习近平获三连任 美国政府首次回应
二十大后中共经济团队如何改组 美国观望
拜习会在G20举行?分析:或聚焦芯片战
中国高尔夫球车激增 美车商要求加征100%关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