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语:钻木取火

作者:青松
当我们太沈迷于具体事情的时候,往往容易忘记自己做事的初衷。(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40
【字号】    
   标签: tags: ,

在网上看到一个动漫短片,画面十分滑稽。

短片里,小女孩搁浅在荒岛上,身边只有自己的宠物狗。为了生存,她需要钻木取火烤制食物。她找来木头,坚持不懈地钻,终于钻出了火苗。看到火苗,就看到了希望,小女孩轻轻地吹,想让火更旺些。

旁边的小狗想帮忙,学着主人的样子,上前对着火苗吹气。只是,小狗吹出的不光有气,还有口水。小女孩好不容易钻出的火苗,被小狗的口水给扑灭了。她急得哇哇大哭,因为天都要黑了。

小狗很聪明,在荒岛上四处跑,居然找到一个被遗弃的打火机,赶快叼回来送给主人。我看到这里,觉得问题已经解决,因为小女孩有打火机来生火、做吃的,就可以生存下去。但情节的发展,与我预想的完全不同。

小女孩看到打火机,喜出望外。打火机打出火苗,照亮了周围,小女孩再不用惧怕黑暗。但她似乎只看到打火机照明的功能,而完全忘记了打火机可以用来生火。于是,有了后面的一幕:她让小狗叼着打火机照明,自己则继续埋头钻木取火……

我一边笑,笑小女孩守着打火机的火苗却视而不见,一边在想,这样滑稽的故事大概只会发生在动画片里了。但转念又意识到,这滑稽的故事或许并没有那么遥远。

故事里的小女孩如果在家里找到打火机,一定会用来生火,因为那是打火机的功能。但是,在荒岛上,她全身心投入到钻木取火中,一心想要钻出火花。于是,见到打火机后,她只想到打火机可以照明,协助她钻木取火,而忘记了打火机原本的功能。

故事说明,当我们太沈迷于具体事情的时候,往往容易忘记自己做事的初衷。我们启程时都记得自己的目标,但具体事务繁杂,做着做着便只想如何将手头的问题解决,而容易忘记解决那些问题是为了我们最初定下的目标。

只有时刻牢记自己的目标,不陷入具体事务中,才能少走些弯路吧。诚如钻木取火,初衷是要生火,那么中途发现了打火机,其实大可不必再钻木了……@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是苏轼为好友钱穆父送别时所写的一首感情真挚、充满人生哲理的词。明 刘俊《雪夜访普图》局部。(公有领域)
    这首词之所以真情动人,除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情真挚外,还因为作者自己的遭遇和朋友非常相近。词中劝勉朋友、为其解忧的话,实际上也是自劝自解,因而两心相通,就更具感人的力量。
  • 在周王朝以前的帝王不管是称皇、帝、王或天子,都还没有把君王称作“皇帝”。那么,把君王称为“皇帝”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 历史上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画,以长卷形式来描绘当时的汴梁(今河南开封)承平时期,京都街市与汴河漕运的繁盛景象。“清明”这绘画主题有什么特殊意义?“上河”的内涵是什么?展开画轴,从城郊沿汴河到虹桥再进到城区,河道两岸的自然与人文风光,以及市井生活、水陆交通经济发展,种种描写细致而生动…
  • 世代不同,名号也不同,皇、帝、王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境界和三种不同的治理人民的方式。顺便说一下,三皇五帝的存在,并不是神话传说,而是在历史上确有其事的,这一点,已经为考古学、考古天文学、古文字学所证实。所以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
  • “清明节”与“寒食节”有着怎样的密切关联?“清明节”与“寒食节”都是纪念死者的,中国人的清明节俗从“死”中展现了“新生”,激活了来者的生命力!看中华文化的节俗智慧……
  •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漂泊在外,很多时候人们会感到身如浮萍,那么在中国传统当中,我们到底丢失了哪些文化让自己身心难以安顿呢,今天我们和大家聊聊姓氏,姓氏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 彝族人曾经遍布中华大地?!古彝文成功破译三星堆神秘符号。阴阳五行学说的源头来自彝族太阳历?拥有相同的十八月历,玛雅人是古彝人的后代?
  • 这些压力,恐惧,怀疑和紧张情绪都来自对结果的执著。例如,我们希望通过锻炼减重,练出好身材,或对新项目表现得很聪明有见地,如此一来,大家就会认为我们非常优秀。
  • 从远古到现在,日出日落,月升月落,给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带来了光明,让人安居在大地上。甲骨文中的“明”一边是日,一边是月,日月是上天赐给人的不灭的两盏明灯。要说这大地上最早的两盏灯,无非是日月,这两盏最浩大的天灯了。
  • 阅读大纪元会让孩子的成熟度、稳定性更好,孩子的一辈子还很长,这股能量会跟着他一辈子,孩子看报后的变化,一点一滴温暖着妈妈的心,一位妈妈说出了心中的感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