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人间夏月来

作者:方静
莲花
透过心灵之眼观察,才足以看见事物的本质。(王嘉益/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66
【字号】    
   标签: tags: , ,

“一程春色尽,人间夏月来”,一向对火伞高张、挥汗如雨的季节避之惟恐不及;然而,物换星移、时序流转,任谁也无法阻拦。在“谷雨”之后,“立夏”降临了!

意兴阑珊却又无计可施,只能静下心来看看诗人如何度过夏日时光?才发现他们情感细腻、观察入微,为夏天写下许多动人的篇章。试着抄录印象深刻的几首:

其一《阮郎归.初夏》宋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采用从反面落笔的手法,用一幅幅无声的图画来展现初夏时节大自然的蓬勃生机,词句淡雅清新又富于生活情趣。

其二《小池》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清新可喜,一切是那样的细致、柔和又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诗、字字如画,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风光,自然朴实、真切感人。

其三《山亭夏日》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和满架蔷薇,构成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画卷。特别是不见蔷薇已知蔷薇盛开,生动极了!

 

放下诗词歇息,不禁赞叹文人雅士的别具慧眼、才华横溢,他们在流金铄石、热气腾腾的夏日里,享有“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闲情逸致。原来,凡夫俗子不是被外境干扰,而是因内心纷乱,白白辜负了“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良辰美景。

“你的心决定你所看见”,我们能掌握的是自己如何去定义事物。肉眼看到的是一粒种子,心灵之眼看到的却是一棵植物的生命;肉眼见到月亮盈亏,但真正的月亮从不曾有缺损。透过心灵之眼观察,才足以看见事物的本质。

季节变化,各有巧妙,能够心领神会、悠闲自在,便深深了解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意涵。不为表象所困惑,因此,无论是姹紫嫣红、荷叶翩翩,还是落木萧萧、朔风凛冽,都能够让人逸兴遄飞、自得其乐。@

责任编辑:方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贺说:“天帝又建凝虚殿,派我们编纂大型乐章。现在我是神仙中人,很快乐,希望夫人不要为我惦念不已。”
  • 余杭有一乞丐,破衣烂履,却神气清奕,尝携纸笔,沿街卖诗......
  • 立夏为华夏民族的传统节日,称“立夏节”。立夏之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这便是夏天开始的时刻。今年的立夏是在5月6日03:52开始。与立春时的东郊迎春一样,立夏时也有迎夏仪式。古时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祭祀炎帝和祝融。立夏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民间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民谚云:“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 〈罗唝曲〉可能是方言。方以智在《通雅•乐曲》中解释说:“罗唝犹来罗”。“来罗”,有盼望远行的人回来之意。所以当采春唱起此曲时,“闺妇行人,莫不涟泣。”
  • 随王迎夏, 南郊旌旗车马, 祈丰收。
  • 奇美博物馆正在举办荷兰艺术家哈勒曼特(Henk Helmantel)《凝视日常》特展,在电子、器械图像充斥的今天,哈勒曼特手绘的静物、教堂室内画给人格外宁静的感受。正是在17世纪的荷兰,这个古称尼德兰或低地国的地区,静物画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绘画类型,本文借着回顾历史,一窥荷兰静物画的世界。
  • 立夏时节,天气变热,对许多植物来说将进入开花结果的生长旺季;对人体来说,夏季养生“美颜色”正是时候。民俗中有哪些相关食俗呢?
  • 冬天多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闷些,有些人觉得天空乌云密布缺少阳光令人提不起劲来。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里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馆里望向天空,当天刮风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现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带点细微的灰色、蓝色甚至紫色。
  • “人们需要了解古老的故事,神韵用音乐和舞蹈来讲述历史,非常美妙。”来自美国中部的小说家、诗人Brian Pals赞许道。
  • 历朝历代的中华古人对于节气相当重视,相应衍生出不少民俗。立夏的民俗中隐含养生观念与作法,展现民俗养生的内涵。关于立夏的食补、禁忌和养生的民俗一次看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