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人的黥面文化

张锦梅

人气 1
标签:

“独龙江”,看起来像某部武侠小说中的场景,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只不过是我们无法想像的遥远所在,曾经你只是把“怒江”当成地理课本的名词,而这位于怒江流域的独龙江和你没有关联,也没有牵绊,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了在中国大陆的一隅,它也占有一个角落,那里的人民和你有着相同的面容,于是我们将从这里来认识“独龙江”。

滔滔澎湃江水像一条银龙,挥洒于千山万壑之间,由于四周尽是四五千公尺的高山峻岭,使的独龙江显得气势不凡,随着山势的陡升遽降,落差急速加大,而水的姿态一迳的汹涌奔放、直泻千里,这就是独龙江,江边的人家即是独龙族。

根据最早的记载,大约是从唐朝起始,零星的纪录淹没不了这个族群存在的历史,虽然迄今为止也只有数千人口。独龙族的妇女自古以来皆有黥面文化,就考据资料显示,原因是出自于美观;可是时至今日,民智大开,村中四十岁以上的妇女仍然保有此种形象,原来在民国初年时,邻近西藏察瓦洛地区的藏族土司对独龙族进行长期统治,他们对该族的服饰及黥面也有了强制规定;另一种说法则是察瓦洛土司仗着强势经常掳掠独龙族妇女为奴,为了防止被掳,只好利用黥面作为护身符。

不过也有人认为黥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区分氏族,这是家族集团的标志;还有人把黥面连结到古早时期的图腾崇拜有关,因为独龙族人认为人死亡后的灵魂会变成蝴蝶飞向人间而自灭,于是把这种意象反映到黥面文化上,即把整个脸纹成像张开双翅的蝴蝶,从眉心开始,鼻梁、鼻翼刺上相连的菱形长纹,再以嘴为中心,从两侧鼻翼向两边展开,经双颊交合到下颌,组成小菱形纹的方圈,双眼以下的两颊空间,横刺点状花纹,下颌方圈内刺竖项条纹。

早年独龙族妇女多在十二、三岁黥面,代表已成年之意,近二三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的影响,也不再以黥面为美,年轻女子也不必再忍受此种皮肉之苦了,当然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能以自然纯真的面貌示人,让造访独龙江的游人们,对独龙族会有一番新的理解和认识,不再那么神秘而遥远了!@(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奇特的旅游新趋势:搭机时什么事都不做
专家推荐搭机前吃这种水果 让飞行更舒适
什么是鸟击? 飞行员应该如何处理?
飞机乘客登机时 空服员有哪些事要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