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白色恐怖32年 只因协助彭明敏逃亡

人气: 27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平宇╱专访)白色恐怖的幽暗历史,是许多台湾受难者永难忘怀的阴霾,即使谈论早已不是禁忌,但台湾却鲜有人知,当恐怖气氛雷厉风行之时,就连在台的外国人士也不能幸免。

 特务甚至可以直接住进外国牧师的家中,强迫他们在四十八小时内离开台湾。

 一九七○年,协助彭明敏逃亡瑞典的卫理教会牧师唐培礼(Milo Thornberry)与唐秋诗(Judith Thomas)夫妻,就亲身经历上述的遭遇。

 更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因为有了被台湾政府驱逐的经验,三十二年来,唐培礼几乎被美国政府剥夺申请护照的权利,九一一之后,每次计划出国,更被当做是可疑的恐怖份子。

 两人在民主基金会邀请下三十二年后首度重返台湾,更见到暌违已久的彭明敏,不过听到二人的种种遭遇,彭明敏也大叹不可思议。

 二人记忆中的台湾,是见完彭明敏以后,必须先绕到西门町咖啡厅等到凌晨特务散去才可以回家的台湾,现在却已经蜕变成多元民主的开放社会。

 唐培礼与唐秋诗都是一九六○年代台湾神学院教师,也是美国卫理教会派驻在台的牧师,当时因为卫理教友蒋宋美龄的关系,教会与国民党政府关系良好,支持反对运动的反而是长老教会。

 但因为两人认识或听说有太多的朋友在白色恐怖期间突然消失,或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被监禁,亲属不敢救济、家人生活困顿,于是他们开始在美国募款,救济台湾政治受难者的家属,也开始参与台湾人权发展史上重要篇章。

 一九七○年底,在两人的协助下,彭明敏成功的从台湾逃抵瑞典,出发前一天,已经乔装完成的彭明敏还住在唐培礼家,以躲避特务耳目。

 上了飞机以后,彭明敏甚至二度被请下飞机,彭明敏说,二次他都以为事迹败露,结果一次是海关忘记盖戳记,一次则是机械故障,有惊无险终于抵达香港。

 唐培礼甚至安排一名陌生人在暗处随行,以防国民党特务的暗杀。

 在两人的帮助下,彭明敏终于享受到自由的滋味,但一九七一年三月中,唐培礼家中突然出现二男二女的特务人员,在宣读完简单的驱逐声明后,就要求他们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离开台湾。

 此后四人不但没有离去,还在沙发上坐下,一则监视他们收拾行李,二则监视四周有谁出入。

 唐秋诗回忆当时他们夫妻有一个四岁的小女儿苏珊,以及一个在台湾领养的襁褓中男婴,唐秋诗则怀着身孕。

 唐培礼问特务,可不可以给他一份驱逐声明的影本?结果特务勃然大怒,叫他尽快收拾,废话少说。他至今还记得,声明中提到他们对国民党政府“不友善”。

 当天晚上,所有特务更住在他们家不肯离去,小苏珊则天真的询问,“要不要请他们一块晚餐﹖”

 唐培礼说,他最担心的是,特务们会把刚领养的小男婴带走,因为这是个台湾孩子,小男孩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唐志敏”,用的就是彭明敏的敏字。

 结果,在小心翼翼试探后,一个特务反而大笑起来,还问“你到底把我们看成什么样的人?”一段简单的对话道尽威权体制下多少人的无奈,小男婴最后终究安全离开了台湾。

 唐培礼说,多年来他几乎不曾赴外国旅行,被逐离台湾后,原本教会安排赴越南等地的职位,也因为无法自由在国际间旅行,只能被迫放弃。

 至于唐秋诗则一直到两人离异、改用现任丈夫的姓氏后,这样的麻烦才不再。

 唐培礼说,他曾经找过参议员帮忙,结果对方在调查后反而问他,“天啊,你到底在台湾做过什么?”还有人建议他干脆和美国政府打官司,但他说,“我可没有好几千美金可以付诉讼费”。

 他们相信,这一切都因在中情局档案中,两人留下“意图颠覆外国政府”的纪录,推测早年因为台美仍有邦交,双方政府的相互照会,以及美国政府多年因循所致。

 随着时空移转,当年被他救援的无数政治犯都已获平反,远在国外的唐培礼与唐秋诗的故事却少有人知。

 两人都说,听到台湾民主基金会邀请他们来台参加“感恩与巡礼”活动虽然兴奋,但直到踏上暌违三十二年的土地,才确定自己又可以回到熟悉的台湾。

 唐秋诗说,离开虽然仓卒,但早在她决心帮助彭明敏时,就知道这一天终会来到。

 比起Peter(指彭明敏)冒的是生命危险,他们牺牲的不过是离开台湾而已,唯一需要挂怀的,是需要靠他们接济的政治受难者家属,只是后来护照种种的事件,真的出乎他们预期。

 若问如果历史重来,是否仍会伸出援手,两人异口同声的给予笃定答复,唐培礼感性的说,“我相信,如果换成是我需要帮助,Peter也一定义无反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