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华人在家多讲中文

标签:

【大纪元5月25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毅然墨尔本5月24日报导)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语言学系的两位专家,近来在一篇发表在《人与人口》杂志上的文章中指出,尽管越来越多的移民放弃母语,在家讲英文,但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移民却仍然很好地保留着他们的第一语言-中文普通话和广东话。

澳大利亚2001年的人口普查数字显示,中文普通话是过去10年中,澳大利亚境内发展最快的社区语言。目前,讲中文普通话的人口总数排在除英语之外,少数民族语言排行榜的第五位。广东话则排在第三位。它同时也是悉尼仅次于意大利语的第二大少数民族语言。

近来,一份名为《社区语言变迁趋势》的研究更显示在华裔社会中,大陆移民在家讲英文的比例只有4.3%,这比前两次人口普查时的数字都要低。来自台湾的移民,他们在家讲英文的比例为3.8%, 相比十年前,比例有所上升。在香港移民社区中,继1991年的6.6% ,1996年的9%之后,2001年在家讲英文的人数比例达到了10.3%。不过,这仍处于低水平。这说明澳大利亚华人在语言保留上仍走在了其他社区的前面。

*老移民社区母语流失严重*

据介绍,在澳大利亚政府实行同化政策时期移民澳大利亚的老移民社区,例如德裔、奥地利裔和荷兰裔移民社团,在家讲英语的比例高达65%。与1991年、1996年的两次人口普查数字进行对比,2001年的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在这些社区中,有越来越多的成员使用英语作为在家交流的语言。相反,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新的移民社区,例如越南裔、华裔、马其顿裔、希腊裔和土尔其裔社区的母语保存程度就比较好。其中,越南裔社区在家讲英文的比例最低,仅为2.4%,希腊裔和土尔其裔均为7.1%。

这份研究报告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首先,在城市中居住的人比在乡村地区居住的移民更容易保留第一语言,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城市中,讲同一种语言的人数多,使用这种语言的机会也就高。总体来说,88%的澳大利亚移民居住在悉尼和墨尔本这两大城市,而在越南裔和一些非洲裔移民中,几乎100%的移民住在这两座城市中,因此他们在家使用母语的比例就相对来讲高很多。其次,宗教也对移民社区是否能够有效地保留母语起到一定的影响。研究显示信天主教和基督教之外宗教的人士,在生活中使用英文的比例就相对来说比较少。

*融入主流程度影响母语保留*

报告的作者之一吉普女士介绍说,她还发现移民社区与澳大利亚主流文化的距离也会影响到母语的保留。她说:“与澳大利亚主流的安德鲁.萨克逊文化距离越大的社区比其他移民更能良好地保留自己的第一语言。同时,以前的移民经历也会帮助更为完好地保留民族语言。”

报告的另一位作者克莱恩教授用华人社会的例子做了解释。他说:“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相比,来自越南的华人在澳大利亚保留母语-中文的程度似乎要高,因为他们在祖辈第一次移民到越南时,就已经经历过如何保留母语的考验。”克莱恩教授还指出:“香港移民之所以是华语人口中在家讲英语比例最高的一个社团,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香港时就已经接触到英语,因此使用英语已经习以为常了。”

克莱恩说有很多人认为亚洲人可能比欧裔人士具有保留语言的能力,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他说在澳大利亚,日裔和菲律宾裔人士由于异族通婚的现象很普遍,因此不少人在家只能讲英文。克莱恩教授说总的来讲,移民第一代比第二代更能保留自己的母语。他说华人社会有着极为严重的断层现象,那就是第二代的语言能力显着下降:“就第二代、第三代而言,他们保留中华文化的能力要比保留语言的能力强,因为中国文字一方面很难写,同时也只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生活习俗,节日的庆祝同样体现中华文化。因此,不少华人后代虽然无法继承语言,但是仍保留中华传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爱迪生中文学校财经专题讲座
美东中文学校协会第三十届年会已作好 SARS 防备工作
调查指九十二万港人因SARS患上情绪病
纪刚为五四向中华文化忏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