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教信仰看美欧的兴衰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6月16日讯】大纪元编译自纽约时报/ 欧洲经济的衰退和他们不再信仰宗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世纪以前,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文中,谈到现代资本主义诞生于基督教的禁欲精神,换句话说,新教教派自我否定的特质与资本主义的行为模式,尤其是努力工作的特质有很大关系。

很多学者曾以批判韦伯的学说为生,然而,过去二十几年来西欧的经验肯定了韦伯的学说。也就是说,我们目睹了新教工作伦理在欧洲的没落。这代表了西欧压倒性的世俗化,同时,也代表新教和其工作伦理的衰落。

正如韦伯1904年对美国的访问使其更加认定了自己的学说一样,现在任何一个去纽约的人也会有相同的感受。在美国这个虔诚、勤奋的国家里,处处可见新教工作伦理。新教工作伦理的没落是个特殊的欧洲现象—它也无情地暗示着在欧盟向东扩展的前夜,它的未来可能会是一个经济上最悲惨“新”欧洲。

很多经济学家忽略了韦伯的这一论点,因为他们只着重于生产力,如每小时的工作量。因为这个原因,在过去的半世纪之中,西欧的经济大部分时间落在美国之后。
然而,生产力资料并不能显示这二十多年来欧洲人与美国人工作时间上的差异。以美国的标准来看,西欧人令人讶异地游手好闲。

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统计,以工作时间来看,美国工作者平均每年工作1976小时,德国1535小时,少了22%,荷兰、挪威的工作时数更少,就连英国也少了10%。在1979年到1999年之间,美国年工作时数增加了50小时,将近3%,德国则减少了12%。

以上还是保守估计,因为美国工作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远超过欧洲。1973至1998年间,美国工作人口从41%升到49%,德国和法国则降至44%和39%,北欧大多数国家的失业率都远远超过美国。除此之外,欧洲国家每年因罢工对经济造成耗损也远超于美国。

以上才是过去二十年来美国经济大幅领先于其欧洲竞争者的真正原因。这并不是一个效率问题,仅仅是因为美国人工作量更大,而欧洲人放假较长、退休较早,还有更多的欧洲人不是失业就是在罢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距呢?为什么欧洲人选择较短的工作时间?这就是韦伯学说的胜出之处:欧洲中工作最少的国家正是以前新教占主导的国家。天主教国家法国及意大利年工作时数少于美国15%至20%;新教色彩更浓的德国、荷兰及全新教国家挪威等国的工作时间则少于美国25%至30%。

北欧工作时数的下降正好是他们宗教信仰急速下降之时,这也证明了韦伯的学说。从1960年以后,荷兰、瑞典、丹麦、英、德等国,一个月至少上一次教堂的人口已低于10%,50%左右的人表示上帝与他们无关,相对而言,北美洲82%的人认为上帝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北欧工作量的下降或多或少是与新教的没落同时发生的。

韦伯的学说得到了验证这一点对明年欧盟的扩大有着深远的意义。明年波罗的海国家、匈牙利、波兰、斯洛维尼亚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也将成为欧盟成员。

这次欧盟扩大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新旧成员之间贫富差距的巨大。1974年,最富的老成员(卢森堡)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最穷的新成员(爱尔兰)的两倍。现在,卢森堡已比最穷的新成员(立陶宛)要富裕五倍。

对新一代的欧洲人而言,采用欧盟经济和社会规则的影响肯定比上一代大很多。他们应该记得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东德原本很高兴与富裕的西德合并,后来却发现合并造成了约三分之一的人失业。

这就是生产力资料起作用的地方。即使经过了十多年的自由市场改革,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共和国、匈牙利的生产力也只有法国的三分之一,这意味着除非这些国家薪水是法国的三分之一,否则他们将无法与法国竞争。

东欧现在以较长的工作时间弥补低生产力。捷克工作者平均每年工作2000小时,而且尽管西欧工作时数在下降,捷克的工作时数还在攀升。不幸的是,欧盟劳工条款将会改变此现象,以防止被西欧人称作“社会倾销”的低工资的经济竞争。捷克将被迫缩短工作周数、增长假日、提高最低薪资标准及失业津贴,这些都将使雇主濒临破产。

问题是到底捷克人会不会欢迎这些被强行赋予的闲暇?捷克和这十个新增的欧盟成员大多是天主教国家(除了新教国家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但在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制度下,东欧宗教信仰没落的惊人速度几乎和北欧相同。

根据加洛普的统计,48%的西欧人几乎从不去教堂,东欧比例只少了一点:44%。64%的捷克人认为上帝一点都不重要,而瑞典比例更高。欧盟的扩大只代表着好逸恶劳之风将向东扩展,整个欧洲将变成一个不爱工作、无神论的板块。

受损失的将是欧洲经济,它将愈来愈落于美国之后;赢家则是无信仰者的怠惰风,此风气也将扼杀欧洲的新教工作伦理——如此,马克斯.韦伯的著名学说在诞生百年之际将进一步得到印证。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国际宗教委员会批评中国缺乏自由
黄鹤云:论生的权利
鲍尔觐见教宗并与教廷国务卿和外长会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