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暗无天日

一斗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30日讯】朱徽荫巡抚粤东的时候,有许多往来的商客来告多年的无头冤案。许多远来的客商,在这里失去了踪迹,死不见尸,或者几个人结伴同游,也都失去了音信,积案累累,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开始他们上告时,官府还四处发送文书追讨线索;等到上告的多了,慢慢的最后也不管了。

朱徽荫到任后,翻看旧案,状子中有名姓的失踪人就不下百人,那远来的没有苦主的客人,还不知道有多少呢。朱徽荫惊讶的茶饭不思、难以入眠。遍访粤东各地,也没有什么头绪。于是朱徽荫虔诚的熏沐,向城隍致意。过了斋戒,朱徽荫昏昏睡去,恍惚见一官员持笏而入。朱徽荫问:“您是哪位?”那人说:“城隍刘某。”“您能对我说些什么呢?”那人说:“鬓边垂雪,天际生云,水中漂木,壁上安门。”说完就走了。朱徽荫醒来后,不知道什么意思,辗转通宵,忽然醒悟过来:“垂雪就是老啊;生云是龙啊;水上木是船;壁上门是户:这不是说‘老龙船户’吗!”原来粤省东北叫小岭,源于老龙津,一直通到南海,岭外的商人都有从这里入粤的。于是朱徽荫派人暗中去老龙津捉拿驾舟者,先后捉到五十多个,没有用刑就招认了。原来这伙贼人以舟渡为名,骗客人上船,或者投蒙汗药,或者烧闷香,使得客人沉迷不醒,然后剖腹纳石后沉到水底。案子大白天下后,远近欢腾。

异史氏说:“剖腹沉石,真是太惨烈了,可是官员们象泥塑木雕一样,好像不关自己的痛痒,难道只是粤东这里暗无天日吗!(剖腹沉石,惨冤已甚,而木雕之有司,绝不少关痛痒,岂特粤东之暗无天日哉)然而朱公来了后,鬼神效力,覆盆俱照,为什么就不一样呢?并不是朱公有三头六臂,只不过疾首之念,在胸中积压不住迸发出来而已。”

“暗无天日”形容社会黑暗。

(出自《聊斋志异﹒老龙船户》)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伍子胥的老朋友申包胥给伍子胥写信,责备他报仇的手段太过狠毒。伍子胥回信说:“我活在人世间的日子也不长了,就像是一个行路的人,天色已经很晚了,而路途却还很遥远,心急之下,就做出了违背常事的事情来。
  • 司马徽是东汉名士。庞统十几岁的时候,听说他的大名,驾车走了二千里路到颖川来拜访他。到了,见司马徽正在采桑,庞统从车中探出头来说:“大丈夫处世,应当带金印佩紫绶,怎么能做妇人采桑的事?”
  • 伍子胥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消灭楚国。”申包胥说:“努力吧!你能使它灭亡,我就一定能使它复兴。”
  • 汉朝的公孙弘年轻时很穷,在海边放猪。四十岁时开始学习《春秋》,六十岁时,汉武帝广招天下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被征为博士。七十六岁时公孙弘当了丞相,封平津侯。虽然贵为三公,但公孙弘生活却很简朴,每顿饭只有一个荤菜,把自己的俸禄都给了故人宾客,家里没有什么余财。
  • 孔子说伯夷、叔齐是“古之贤人”,并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旧仇,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就很少(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有一次孟敏背着甑(古代瓦制器皿)行走,不慎失手,甑坠地打破了,孟敏头也不回继续向前走。这事被当时的名士郭林宗看见了,问他,他回答说:“甑已经破了,看他有什么用?”郭林宗觉得他不一般,就劝说他去游学
  • 朝廷想派人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汉朝。终军主动请求说:“希望陛下赐给我一条长绳,我一定把南越王捆起来,送到长安来(愿受长缨,必羁南越卫而致之阙下)。”
  • 元德秀当鲁山县令时,县里有个人因偷盗被捕,恰好当时鲁山境内有虎为暴,那人请求去缚虎来赎自己的罪,元德秀答应了。官吏劝他说:“这是那人的诡计,他想逃走,你不怕受到牵连吗?” 元德秀说:“人应该讲究信义。如果有什么差错,由我一人来承担好了,决不连累别人。”
  • 西汉时,大将军霍光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武帝时期的重要谋臣。汉武帝死后,他受命为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近20年,权倾朝野。茂陵的徐福看到霍氏专权,又行逆道,料其必亡,但又不希望见到霍氏败亡,于是三次上书汉宣帝,望汉宣帝采取措施。但汉宣帝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 孔子说:“问得好啊。先做事,后考虑个人得失,不就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吗?时常反省自己的过错,而不是去指责别人,不就能去掉恶念吗?由于一时的愤怒,克制不了自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不是很迷惑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