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 欲罢不能

一斗
font print 人气: 57
【字号】    
   标签: tags:

颜回是鲁国人,和父亲颜路一起来跟随孔子学习。

学习一段时间后,颜回叹道︰“夫子讲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钻研越觉得坚深,看似在面前,一会又出现在背后。夫子循序渐进地教我,用语言来打开我的智慧,用礼义来约束我的行为,现在我想停止不学也不可能了(欲罢不能)。尽管我已经用尽了我的力量,可是距离夫子讲的道理依然很远,我想去追从,却总感到跟不上。”

颜回很穷,常常只能吃一小碗饭、喝一瓢汤、住简陋的房子,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苦,他却乐在其中。孔子说他是好样的。

后来颜回死了。有一回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之中谁最好学?”孔子说:“曾经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不乱发脾气、不犯两次错误,不幸短命死了!再也没有好学的了。”

“欲罢不能”指想停止却停止不了。

(出自《论语》)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春风和暖、阳光明媚的时候登上岳阳楼,这时,你就会觉得心胸豁然开朗,精神十分愉快;这时,所有的一切个人的荣辱得失都会忘记得一干二净。你再端起洒杯,在阳光的沐浴下,清风的吹拂下,举杯畅饮,这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 有一次,蔡邕经过吴地,看见有人把一块桐木“噼噼啪啪”当柴烧,忙说:“别烧了,别烧了,这可是块做琴的难得的好材料啊!”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用它做成了一张琴,可以弹出“叮叮咚咚”的乐曲。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叫它“焦尾琴”。“蔡邕救琴”形容伯乐难求。

  • 王羲之是晋朝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经在池塘边练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无论休息还是走路,他心里总是想着字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不停地用手指在衣襟上划着,时间久了,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 战国时,魏国有一个叫更羸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在京台之下,看见有一只鸟从头顶上飞过。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可以不用箭,只要把弓拉一下,就能把天上飞着的鸟射下来。”“射箭能达到这样的功夫?”魏王问。更羸说道:“可以。”
  • 王钦若对寇准又嫉妒又恨。一次陪皇上赌博,王钦若趁机对真宗说:“赌博最危险的是一次将所有的赌本都压上,这样可能会输得精光。上次澶渊之战,寇准分明是将皇上作为赌本压上了,丝毫不顾及皇上的安危啊!”
  • 曹植是三国人,天资聪颖,十岁就可以写一手好文章。有一次,他的父亲曹操看了他的文章后,非常惊讶地问:“这是你写的吗?”曹植忙跪下说:“我下笔就可以成章。如果父亲不相信,我愿意接受测试。”这时正好铜雀台落成了,于是曹操命自己的几个儿子各写一篇记文。曹植提笔便写下了名篇《铜雀台赋》,曹操这才相信曹植的文釆的确高人一筹。
  • 听着长江静静的流水声,看着岸边千尺绝壁,悬在山峰间的月亮也变小了,长江落潮,江水之下的石头也露了出来。想起不久前刚刚看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长江,苏轼很吃惊:才过去几日,江山怎么就变得如此难以识别!
  • 这次,张良半夜就来了,等了一会儿,老人才到。老人非常高兴,送给张良一本书,并告诉说 ,读了这部书大有用处。张良回家一看,原来是部兵法书,他日夜攻读,后来帮助刘邦出谋划策,统一了天下。
  • 孙悟空武艺学成,告别祖师,驾起筋斗云,不到一个时辰,就回到了花果山。
  •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有一次,刘瞻问他的志向,辛弃疾说:“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金人南侵后,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弃笔从戎,在家乡组织义军,配合朝廷的军队作战,打击南侵的金军,长期转战在大江南北。由于他坚决主张抗金,四十三岁时,被投降派解职,长期闲居,只能“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