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侠遗作 呈现奋战不懈生命历程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凌莉╱台北报导)
去年二月八日,笔名杏林子的作家刘侠跟世界说再见,身后留下了二十多万字的手稿,从童年开始回忆她的生命历程。刘侠回忆录《侠风长流》昨天正式问世,透过她幽默的笔触,她生命中的欢乐、哭泣、学习写作进而投稿的过程、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惊险、社运工作,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个肢障作家与生命奋战不懈的过程,这是刘侠第一次完整回顾丰富精彩的一生,也是最后的遗作。

刘侠一生创作了五百多万字,前年在过完六十大寿后,她就积极展开回忆录的撰写工作,晚年身体状况不太好的她,写作是件相当困难的事,但她坚持二十多万字的回忆录亲手完成,书中的七十张照片也都亲自搜集挑选,并且逐件附上图说,她希望能够在今年出版,一方面是送给自己作为庆生的礼物,一方面也纪念自己生病五十年。

虽然刘侠无缘亲自看到书的出版,不过,严谨的刘妈妈却亲自监督、校对全书出版。去年二月的一场意外,杏林子挥别人间,但透过《侠风长流》这本回忆录,可以看到她从童年成长、信仰、生病、投稿、社会运动工作到与病魔搏斗的生命历程。

她生前曾说:“上帝什么时候接我去,我不知道。对我而言,每一天都是生命最后一日,也是生命的第一日。因为是最后一日,更备觉珍惜宝贵;因为是第一日,更仍有无限的期盼与展望。”昨天刘侠回忆录发表会中,文建会副主委吴密察、台湾文学馆馆长林瑞明及她生前好友包括台北市副市长白秀雄、台湾教育学院院长吴武典、作家张晓风、张拓芜及朴月等人都表示怀念。

老作家张拓芜因为行动不方便,近年来甚少公开露面,昨天特别参加发表会,他说,他相当想念刘侠,对她还有些抱歉,刘侠生前很想将自己和三毛三人往来的书信集结出书,却因故无法如愿,而今自己收藏的书信却都不慎遗失,这件事也成为遗憾。

刘侠的大弟刘恍则表示,这本回忆录是让读者们能够分享杏林子这辈子如何冲破障碍,鼓励人们不向痛苦低头。他认为,刘侠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告诉大家,没有一个生命能够受到限制、受压制。出版该书的九歌出版社昨天还安排一场“体验刘侠生命历程”的活动,邀请出席贵宾们带着手套翻阅书籍,亲身感受刘侠生活的不便。经过刘侠家属的同意,刘侠回忆录手稿将全数捐赠台湾文学馆永久保存。(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刘侠之友会今天与京华城百货公司合作,邀请名人到百货公司内的广场为希望基金会义卖“希望书包”,现场已卖出六个书包,筹得新台币二十一万元。基金会表示,义卖所得将帮助全台八万名贫户学童就学,民众还可以划拨“19812746”账号,买下希望书包,参与义卖活动。希望基金会的诞生,与一生病痛的刘侠人生有关。她自小学五年级就因病痛不得不成为中辍生,深深体会想背书包上学,却无法如愿的心酸;为了让身心障碍小朋友或贫童不要失去就学的机会,她希望透过基金会帮助更多学童完成上学的心愿,虽然刘侠已离世,但她的愿望仍透过基金会一步步落实中。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看得见的红楼梦”特展,展览以经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为题,引领观众从物件反映出来的人情物趣,走进文学、艺术交织的美学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贵族世家的荣景,看见《红楼梦》的绝美与哀戚。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