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胸有成竹

一斗
font print 人气: 368
【字号】    
   标签: tags:

文同(字与可)是北宋人,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

为了能画好竹子,他在自家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经常观察这些竹子,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下来。目积月累,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竹子都了然于心中,只要凝神提笔,栩栩如生的竹子便立刻浮现在眼前。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说:“我只是把心里琢磨好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晁补之告诉他说:“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作好了充分准备。

(出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朱柏庐是明末昆山人。他父亲在抵御清军时遇难,他扶着母亲、带着弟妹辗转流离,极是辛苦。清朝统一天下后,他无心为官,在乡里教授学生,潜心做学问,说“读书志在圣贤”。
  • 战国末期,秦国很强大,在消灭了赵国后,打到北部的燕国,燕国岌岌可危。
  • 汉的霍谞,从小就很有胆识。他十五岁时,他舅舅宋光由于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他们诬告篡改诏书,关进了监狱。霍谞知道舅舅为人正直,不可能干这种事,就给大将军梁商写信,为舅舅辩白。
  • 渤海一带风俗奢侈、不喜农业生产,龚遂就下令:郡中每个人要种一株榆树、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猪、5只鸡。百姓有佩带刀剑的,劝他们卖掉刀剑买牛。他说: “为什么把牛带在身上呢?”
  •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东晋道士许逊,还有晋时为母卧冰求鲤的王祥,等等。后来,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演变为成语“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后世尊他为圣人,当时就有三千人跟随他学习。当时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曾经整理和修改过《春秋》等。孔子说“春秋以义”,也就是要用《春秋》来让人们明白“义”。但是孔子一生没有写什么自己的著作,只是“述而不作”。
  • 晋代诗人陶渊明写道:“精卫衔来小树枝想填平东海,刑天死了还挥舞着盾牌和斧子,他们的雄心壮志真是可歌可泣。” “猛志常在”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
  • 杜甫在长安过了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潼关失守,四十五岁的杜甫去投奔肃宗皇帝,半路被抓,半年后逃出,在彭原郡见到肃宗,被封为左拾遗。不久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 “感戴二天”比喻对他人的帮助感激不尽。
  • 召伯死后,老百姓很怀念他,对甘棠树都不忍伤害,他们唱道:“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伐,召伯搭过草棚。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败,召伯休息过。茂盛的甘棠啊,不要剪不要拜,召伯说过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