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哈克遗址古物有助研究北方游牧民族起源

标签:

【大纪元8月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7日电)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组成的一支考古小组以一个月时间,在内蒙古哈克遗址发掘出数千件石、骨器和陶片,并发现两处与祭祀有关的大型动物骨灰坑和制作骨器的作坊,将有助于深入研究北方游牧民族的起源及其社会组织。

新华社报导,哈克遗址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哈克镇团结村境内的海拉尔河左岸二级台地上。考古小组已先后挖掘出原始社会时期以及辽、汉、隋、唐时期的遗物,有些骨器不仅作工精美,还刻有花纹。

呼伦贝尔市民族博物馆馆长赵越说,“哈克”为蒙古语,意为“低洼草原上的塔头墩”。哈克遗址是一九八五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2003年起,中国考古研究所调派专家开始发掘,古物年代距今约四千至五千五百年。他说,此次挖掘显示,哈克遗址不仅蕴涵新石器时期的哈克文化,另有鲜卑、室韦、契丹、女真、蒙古人的数千件遗物,由此可以推断呼伦贝尔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

相关新闻
内蒙小河西文化是中国东北最早史前文化
大陆一公安局长雇凶杀人案始末
楚文:从麻广军案看中国司法的黑暗
中国大陆草原沙化日趋严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