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知名度低总体支援差 日两度申奥失利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7月10日报导】世界重要城市申奥经验专题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芳明东京特稿)日本在战后以崛起的亚洲经济强国而赢得一九六四年的夏季奥运主办权,东京奥运使得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主办这项全球最大规模的运动大会,进入一九八O年代以后,日本两个主要都市名古屋和大阪也曾申办夏季奥运,但都连遭败绩。

日本于一九八O年十一月经由内阁会议正式决定,由名古屋申办一九八八年的夏季奥运。结果,一九八一年九月在西德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会投票决定,由汉城赢得主办权,名古屋以二十七票对五十二票败给汉城。

一九九七年八月,大阪市在投票表决击败横滨市赢得代表日本申办二OO八年奥运的权利。一九九八年内阁正式决定,二OOO年一月提出申请。二OOO年八月,在国际奥会理事会的书面甄选会上,大阪入围五个候选都市之一。

但是,二OO一年七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全会,大阪在第一次投票表决仅得六票而立刻遭到淘汰,结果由北京赢得二OO八年的主办权。

在申办奥运连续两败之后,日本奥会会长竹田恒和今年三月宣布,将第三次申办奥运目标锁定在二O二O年,但强调为暖身造势以提高知名度,有必要在二O一六年的前一届就报名参加。

由于二O一六年夏季奥运的主办城市将于二OO九年决定,因此有必要在二OO六年底就决定日本的争办城市。今年六月,九州的福冈市长山崎广太郎表示有意争办,北海道的札幌市也表示主办意愿。

一般认为,伦敦在这次能第三度赢得夏季奥运主办权,最主要的原因是知名度和举国全力支援的总体战态势。专家指出,名古屋和大阪申办失败,主要原因是知名度不够,日本未能建构举国作其后盾的总体支援态势,更是造成大阪失利的最大因素。

大阪申办奥运不仅未赢得日本全国的支援,连大阪市民都有反对意见,市民持反对意见的主要理由是大阪财政已濒临破产的地步,加上为兴建运动场地而计划在当地填海造地的作法会破坏环境,事实上,日本主办奥运的城市需自筹资金,中央政府并未特别提供财政援助。

伦敦这次申办成功的主要因素,更凸显了名古屋和大阪申办奥运失败的关键。日本奥会人士指出,尽管前国际奥会主席萨玛朗契下台后,国际奥会有意避免竞赛项目的膨胀,但大都市有利的情况并未改变,主办都市除需很高的知名度外,还需要庞大的资金,政府强有力的行政和财力支援不可或缺。

福冈和札幌有意角逐二O一六年奥运的申办权,但是基于赢得奥运主办权要素的趋势来看,日本奥会人士并不表示乐观,指出两市的知名度、基础建设和交通网都远比这次落选的纽约、莫斯科、马德里和巴黎来得低,今后很可能连入围五都市都成问题,恐怕只有东京足以和外国都市一争高下,使得日本出现期待东京再次争办奥运的看法。

日本奥会人士指出,奥运主办城市的遴选更趋于重视运动设施、住宿设施、财力基础、都市的知名度以及主办国际比赛的经验和实绩,大约有一万五千名选手参加的这项国际运动大赛,主办城市需筹措的营运资金接近三千亿日圆(约二十七亿美元)的规模,要想申办成功,都是必须列入考虑的条件,今后的竞争更趋激烈不难想像。

相关新闻
红场民众迟了知道申奥失败
科欧鸭子划水  最后一搏为伦敦申奥成功
申奥之争大爆冷门 伦敦挤下巴黎获主办权
金融时报:伦敦申奥成功巩固布莱尔政治势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