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月:以抗战为切入点揭示中共的本质

如月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8月28日讯】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共不惜巨资推出了一批抗日题材的电影、电视剧,歌颂自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文艺形式向大陆民众灌输着党文化。对此,我们不妨以抗日战争为切入点,向人们揭示中共的本质。

相信许多中国人和我一样,对抗日战争的最初了解来自儿时看的老电影。电影里的中共一方永远是足智多谋的指战员加上为劳苦大众而战的勇敢军队;国民党一方则是连吃败仗的蒋介石和“遭殃军”,外加一个只会说“达林”的宋美龄或一两个举止做作的国民党女兵。几部这样的片子看下来,年少的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国民党和日军一样称作“敌人”,把中共称作“我们的人”,不知不觉中开始接受和认同中共了。

等到年纪稍长,我们又在课本上学到了“中共领导全民抗战”的光辉历史:“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真是救民于水火。当然,国民党也发挥了一点积极作用,比如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大捷。

大多数国人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抗日历史”了,中共也在不断利用抗日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正因为这样,如果我们能有理有据地讲讲抗日的真实历史,也容易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在党文化下形成的习惯性思维其实大有问题,进而开始对中共本质的思考。试举一例供大家参照:

甲:听过歌曲《保卫黄河》吗?

乙:当然,从小就会唱了。

甲:你看这歌里唱的,中共军队“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来抗日,中共自己也说是靠“小米加步枪”赢得了抗日的胜利,可光凭这土枪洋枪和大刀长矛怎么能打得过日本的轰炸机呢?

乙:咦?是啊!

甲:不知道你看没看8月15号前后的新闻联播,新闻上说抗战期间中美空军合力击落日军飞机5000架。(央视8月13日新闻联播一语带过的报道。)

乙:这我倒没注意。

甲:其实在抗战中牺牲的国民党空军就有4000多人。

乙:以前没听说啊!

甲:我最近看了一本《抗战时期的蒋介石》,是北京华文出版社今年出版的,里面讲了不少咱以前没听说的事。就说几个国际知名的战役吧:

1941年底到1942年初,国民军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用“天炉战法”诱剿日军56000多人,这次大捷赢得了国际赞誉。

1944年,国民军第十军军长方先觉率领17500名官兵保卫衡阳,在粮食、弹药和医药缺乏的情况下与围城的日军苦战48天。日军最后虽攻下了衡阳,却伤亡近两万人,将校战死390人。不仅当时的美国副总统致电蒋介石对衡阳之战表示敬意,(在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后,蒋介石被推举为盟军中国战区的最高统帅,统领中国、泰国和越南等地的联合国家军队)就连日军也对衡阳守军的英勇表示敬佩。

1945年的湘西大捷,国民军队围歼日军35000多人,打得日军从此一蹶不振。

国民党军队里还有不少抗日名将,比如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在印缅战场上英勇抗日,屡建战功,艾森豪威尔(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的盟军最高统帅,1953~1960年任美国总统)称他为“东方的蒙哥马利”,还特地邀请他到欧洲战场去考察;第四方面军的王耀武善于以弱制强,被中外人士誉为“智勇双全的将军”,他率领的军队也被称作“抗日铁军”。

乙:这些功劳要是中共的,不知得拍成多少部电影,说不定还得写在历史书里当考试内容呢!

甲:是啊,中共指挥的平型关战役歼敌1000多人,就已经是人人皆知的“大捷”了;牺牲了一个将领左权,就不知写了多少篇纪念文章。国民军赢得的大捷和战死的120名将军却很少有人提起,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注:由于对方可能会质疑这个数字的准确性,我在这里使用的是大陆公开出版物中的数据。据《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一书中所说,国民党军队在抗战期间阵亡的官兵人数为1328501人,其中包括8名上将,41名中将,71名少将,1.7万名校尉。除阵亡的官兵以外,还有1769299人在战争中负伤,422479名官兵因病死亡。)
我再问你,一提到宋美龄,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乙:达林。

甲:一个只会说达林的花瓶。其实宋美龄也对抗日做出了不少贡献。她曾经多次穿着军装、打着绑腿到前线慰问抗日官兵。1942年11月至1943年5月,她在美国国会和美国许多地方发表演讲,为中国抗战争取到了重要的经济援助和道义支持。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和罗斯福夫人也很尊重宋美龄,认为她是一位优雅而聪慧的中国女性。
就连国民党女兵中也不乏抗日勇士,比如国民军第52师的女机关枪手唐桂林就是一位女扮男装、英勇抗敌的“花木兰”。

再说中共许多战斗片中的反一号人物蒋介石吧,据《抗战时期的蒋介石》一书介绍,早在1935年10月8日,蒋介石就在题为《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中明确表示,如果中日战争正式爆发,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四川应作为对日长期抗战的后方基地。之后他督导四川军政当局改革政治、整顿军队、统一币制,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后来证明这一做法是有远见的。抗日战争期间,四川派出数十万人的军队出川抗战,还向国家贡献了250多万壮丁、几百万服务于国防的民工和相当大的一部分军粮。)1936年7月,蒋介石在会见英国人李兹罗斯时说:“对日抗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中国力量尚不足以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但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临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最后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继续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与英美结盟共同抗日的思路也是正确的。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战区成立后不久,美国就向中国提供了5亿美元的信用贷款和先进的美援武器,之后又派出美国空军参战。1945年1月中印公路开通后美国援华物资更是大量运抵中国。没有这些援助,单凭中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的确是难以击退日本进攻的。)

所以你看,既然蒋介石早已有长期抗战的战略构想,并且一直在做抗日准备,还需要张学良和杨虎城在1936年12月用“兵谏”来“逼蒋抗日”吗?其实西安事变只是一次意在杀蒋而未果的武装叛乱,当时的人们非但不认为张学良和杨虎城是爱国英雄,还纷纷对他们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谴责。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许多著名教授起草了“清华大学教授会为张学良叛变事声明”,谴责了张学良置国家安全于不顾,武装劫持国家元首的叛乱行为。
无论是西安事变还是抗日战争,最大的受益者都是中共。抗战开始时中共领导的军队不到7万人,1939年已经发展到50万人,抗战结束时中共拥有了90余万大军。国民党却在抗日中元气大伤。有种说法认为中共在抗战中是“一分抗战、两分宣传、十分发展”,大概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乙:中共真能颠倒黑白,咱们从小就被它骗了!

甲:这还只是中共“骗”字诀的一小部分,它还有抢、斗、煽等等其他八大基因。我推荐你看看这本《九评》,免得日后再受它的骗。

乙:真得好好看看,明白明白了。

注:1)文中引用大陆出版物中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常人接受,同修们只需知道其出处即可,不必花费时间去阅读原书。如需了解有关抗日的更多背景知识,还请参照正见网《历史真貌》的有关章节。

2)蒋介石的抗日战略构想是在民国杰出军事家蒋百里(钱学森的岳父)的影响之下逐步完善的。蒋百里早年曾留学日本,早在20年代,他就已预见到中日之间必会发生大战。他根据自己对日本的了解和对古典兵法的分析,认为中日一旦爆发战争,日军必会采取速战速决的方针,我方则应事事与之相反,与日军进行“持久战”,以空间换取时间,相机予以打击。战力预置华东,引敌由东向西,轴向攻防。蒋介石十分敬重蒋百里的远见,曾多次向他征求对日作战的意见,战争开始以后也完全依循了持久战的原则。(资料出处:《抗战时期的蒋介石》)

相比之下,中共党魁毛那篇“为抗日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的《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5月,那时国民军队早已按照持久战的原则与日军作战9个月,扰乱了日军速战速决、“三月亡华”的计划,把日军拖入了持久战中。

后记:我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深深的感受到:中共的“文艺洗脑”欺骗性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不亚于它的“教育洗脑”。从歌剧《白毛女》到八个样板戏;从抗日电影、革命题材小说到今天的歌功颂德类影视歌曲,中共的文艺洗脑起到了煽动仇恨、误导民众、歪曲历史和粉饰太平的作用,也使党文化因素潜藏在了人的意识深层和思维习惯中,有时还很不容易觉察。希望同修们也来谈谈对中共“文艺洗脑”的认识,以便大家更彻底的去除自身的党文化因素,更好的向大陆民众讲清真象和揭示中共的本质。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经部:油价飙高 短期影响台湾外销接单
港五月消费物价指数微升  通膨压力轻
台经济部:下半年制造业生产可望好转
高尔基参观劳改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