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治疗与预防

人气 12
标签:

【大纪元8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杨天仪报导) 高血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例如中风)、心脏冠状动脉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硬化等等的罹患率及死亡率﹐往往被人称为“无声的杀手”﹐是现代人常见的十大死因之一。在美国﹐每六人中就有一人高血压﹐患病率之高让人心惊﹐如何治疗及预防成为人们关心的题目。

8月27日下午﹐麻省中医院在该院会议室举办了“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专题讲座﹐由该院主治医生刘乐欣主讲。刘医生讲述了高血压的发病机理,临床分类,从中西医结合方面正确治疗和预防高血压,高血压所引起的心脏病及其中风等问题,并现场解答与会者所提出的问题。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一般而言﹐当舒张压高于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由于血压在24小时内、一定范围内是变动的,随着运动量,心情紧张而起伏。故最好在休息五分钟后再测量血压,测量前三十分钟应避免抽烟、饮用咖啡、饮茶、饮用运动型饮料及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因血压存在波动,一般连续三次、不同时间测量才能确定是否为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两类﹐一是原发性高血压﹐中医古称眩晕﹐90%~95%的高血压患者属于此类﹐血压昇高的原因尚不清楚﹔二是继发性高血压﹐这是由于某些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原发疾病治愈后﹐血压也随之下降﹐患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会出现血压昇高的症状。

动脉的血压太高一开始会作用在血管上,造成血管壁变硬和变厚。一段长时间后,会对一些器官如心脏、大脑或肾脏等产生严重的后果。高血压一直都是心脏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未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病患最常观察到的高血压后果是中风和心肌梗塞 ﹐肾脏衰竭、狭心症〈胸痛〉、四肢麻痹、视力模糊、痴呆等也都是高血压造成的并发症。

刘医生认为﹐对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平稳减压不反弹﹐不长期服药﹐并预防治疗并发症。刘医生认为最好使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俗话说“急病看西医﹐慢病找郎中”﹐西医直接针对血管减压﹐可救急症﹔而中医则针对整体调节身体﹐真正降压。用药从低剂量开始﹐达到正常就不要再增加﹐要纠正“血压越低越好”的错误观念﹐以免引起身体的其它不适。

从中医角度看﹐高血压属于“肝阳”﹑“肝风”﹑“肝火”范畴。中医治疗高血压一定要先安神﹑平肝潜阳﹐常用方药为“天麻钩藤饮”。用药包括天麻﹑杜仲﹑寄生﹑黄芩﹑益母草﹑山桅﹑朱纱﹑茯神﹑夜交藤各10克﹐钩藤﹑川牛膝各12克﹐生石决明18克。刘医生指出﹐用药量因人而异﹐医生要针对个人的体质病症或减或加﹐而且药材的质量及生长地也很重要﹐直接影响药物的效果。麻省中医院主张病人除了按医生要求定时服药外﹐药物最好由医生提供﹐以免病人自己外出购买时发生错误达不到医疗效果或造成意外。刘医生采用中药西制的方法﹐根据祖传秘方﹐研制出了自己独家的高血压药“Pressure Down”﹐方便病人服用。刘医生认为﹐服药期间喝水或浓度适中的茶皆可。

刘医生还提醒大家﹐是药三分毒﹐补药不要随便吃﹐如人参不能天天吃﹐因容易造成流鼻血及喉痛﹔党参会让人夜不能寐﹐昇压及昇高血糖﹔补骨籽会昇压及杀白细胞﹔马钱子0.3克可以造成头晕﹑0.6克会造成死亡﹔肉崧蓉大量会伤肾﹔北一次食量要少于20克﹐多了对肾不好﹔淮山不适合用来煲汤﹐尽量少吃﹔苦杏仁含氰酸﹐60粒可致命。

麻省中医院坚持治疗个体化﹐针对每个病人具体情况作出方案﹐强调病人与医生密切配合﹐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病状作出相应的治疗及预防。该院位于南波士顿的Dorchester街242号﹐有意者可电617-464-3999查询。(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大蒜萃取物 有效预防高血压
吃止痛药 女性易患高血压
中药加针灸 挥别啤酒肚
咖啡与槟榔 增加慢性病风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