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石岩: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郑石岩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我小的时候,母亲对我的生活规范是很严格的。我念高中时,有一天帮母亲围一个菜园,围菜园不是要打桩吗?我砍了一些刺竹,自作聪明的把每一个桩尾削尖,尾巴那边比较小,头那边比较大,倒过来应该比较容易插进去。

我把每一个桩都打好后,我的母亲一看说:“这不叫倒栽葱吗?做事怎么可以颠倒,凡是颠倒的东西都是不可以的,通通拔出来。”我说:“不要啦,那要花多少时间?我要重新把一边锯平,再削另一,而且还会变短。”她说:“短,再去足够长的!你一根一根拔起来照规矩来。你有没有倒过来用头走路?”我想一想觉得妈妈这样讲也有道理,人不可以颠倒,所以就乖乖的照她的方式,一根一根桩打好,把篱笆围好。这件事让我学会做什么事都必须要有分寸,要有章法,没有那套章法就不行!

你在生活中变得能干的原因,是因为有章法。有章法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产生效率,就会有成功的经验。训练一个人有基本生活能力,通常是在家里,所以你有章去和效率,也是给下一代做一个很好的示范。

我们也要训练孩子用钱,用钱也是一种章法。如果你在孩子面前,用钱很大方,等他长大后,大概是十六、七岁左右,他会每天向你要钱,花钱花得很凶,那是从你那里直接学来的一种生活规范。所以用钱的规范是不能不教的,从幼稚园开始就要教他。一个能控制金钱的人,将来就能控制时间,也能控制自己免于诱惑,这样的人当然也比较能约束自己情感,才不会出现感情问题。

摘录自【亲子共成长】远流出版@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对学习本能的热爱常常会消失。许多孩子逐渐开始厌恶甚至害怕上学和学习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家长或老师可用来培养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评论